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沧海扬帆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家一起凑一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家一起凑一凑

  沧海扬帆

高凡点了点头。


黄澜化工厂生产的聚酯,绝大多数是用来生产绦纶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其中又分为制造包装材料的瓶片和制造胶片、磁带等的膜片。


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料和包装食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这就带来对聚酯包装材料的qiáng大需求,而与此同时,国内的聚酯供应量却非常有限,供求矛盾非常严重。


俞国荣自己就是做塑料制品的,自然知道这种情况。对于商人来说,存在供求矛盾,就意味着存在超额利润。


在此前,俞国荣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弄到大量的聚酯瓶片,他通过关系弄到的一些聚酯瓶片,只够自己企业生产,哪里舍得到市场上去倒卖。


但潘越向他透露的信息,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进入聚酯生产这个领域。小型聚酯装置生产的聚酯,单位成本不高于大型装置,这就是说他生产出来的聚酯相当于黄澜化工厂的成本价。


他在市场价的基础上还能再加上一些溢价,然后销售给他的昔日同行,赚到的钱就比现在做塑料制品要多得多了。


做上游产业的好处,在于竞争不如下游产业激烈,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市场竞争的问题,完全是可以躺着赚钱的。


黄澜化工厂的一套装置,投资是近6个亿,这是俞国荣不敢想的。而潘越开发的小型聚酯装置,投资才1200万,这是在俞国荣能够触及的范围之内的。


“老俞,看不出来啊,你居然有这么大的身家,1200万的投资,随随便便就拿出来了。”高凡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俞国荣赶紧澄清:“不是不是,高老弟,你误会了。我哪有什么身家嘛,我是想,如果这门生意能做,就去找些朋友,大家一起凑一凑。仁桥这个地方,还是有一些有钱人的,凑出个1200万,我还有点信心。”


“那么,原材料呢?”高凡又问道,“生产聚酯,需要pta和eg,现在国内主要都是依赖进口,你有什么渠道能够弄到原料?”


所谓pta,就是jīng对苯二甲酸,eg则是乙二醇,是生产聚酯的两种主要原料。生产一吨聚酯,大约需要0.87吨pta和0.37吨eg。pta和eg都是石油化工产品,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落后,国内的pta和eg几乎完全来自进口。


中国的合成纤维生产技术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最早合成纤维原料完全依赖进口,后来通过自主建设和技术引进两种方式,形成了自主的聚酯(pet)生产能力,但用于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pta却是主要依靠进口。


再往后,国内又开始大规模建设pta装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但随之而来就是生产pta所需要的原料px,也就是对二甲苯,需要从国外进口。


中国接着开始进行px装置的建设,到高凡穿越前的时候,国内的px生产已经达到很大的规模,摆脱了对进口的依赖。


至于说px的上一级原料,也就是原油,这是只能靠老天赏饭的。中国脚底下的石油储量有限,只能从国外进口,这就没啥可说了。


中国的聚酯产业链,是从下游逐渐向上游发展的,每解决一个层次,就能够减少一部分付给国外的溢价。不过,在眼下这个时期,中国还刚刚开始追求聚酯的自主,pta和px的自主生产一时还顾不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