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大唐第一公主 > 221.二百二十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221.二百二十一

  大唐第一公主

裴英娘气sè还好,对着铜镜拍拍脸颊,努力挤出一个轻快的笑容:“不然呢,难道让圣人为我推迟行程?”


半夏掩住嘴巴,拜伏在地:“婢子失言,求贵主恕罪。”


从今天开始,裴英娘是李家公主,而非裴家女郎,她也不再是裴家女婢,而是永安公主的使女。


半夏改了称呼,对裴英娘的态度愈加恭敬。


裴英娘拈起一根剪断的墨黑丝绳,奇道:“这是谁的?怎么放在我枕头边上?”


半夏抬头:“贵主不记得了?您抓着八王挂玉佩的丝绳不放,圣人召八王过去问话,八王怕吵醒您,只能把丝绳剪断。”


裴英娘噎了一下,没说话,眼皮轻轻抽搐:怎么还弄出断袖的典故来了!


她把绞成三段的丝绳掖进袖子里,准备亲手给李旦做一条新的。


在裴家的时候,光顾着害怕,除了那把闪着幽森寒光的宝剑,什么都想不起来。


不过她记得自己是被李旦救下的。


怎么说都是救命恩人,得赔他一根更好更jīng致的丝绳才行。


宫女忍冬给裴英娘取来针线篓子,她原本叫松珍,羊仙姿让她改成现在的名字,好和半夏的名字凑对。


裴英娘捧着针线篓子,低头翻找,剪子、顶针箍、软尺、小刀、五颜六sè的丝绳,还有几卷绢布。


小宫女进殿传话:“贵主可以起身了?郎主让贵主和他一道走,届时路上好照应贵主。”


能称呼李旦为郎主而非大王的,是他宫里的户婢。


裴英娘松口气,看来,李旦没把裴拾遗发疯的事告诉李治。


李治敏感多思,如果知道此事,难免会为她忧伤。


她进宫第二天,就惹得李治伤心,还怎么在宫中立足?武皇后也肯定会不高兴。


没想到李旦看着冷情冷性,倒是挺细心的。


半夏和忍冬扶着裴英娘上二lún车,她的腿还软绵绵的,一点劲儿都使不上。


宫中不能走牛马,二lún车靠宫人牵着前行。


车lún轧过雕刻摩羯纹石板,慢悠悠晃荡。


裴英娘让忍冬去寻珠线、金线、玉线、鼠线,路上无事可做,她可以坐在车厢里结彩络子,解闷的同时,顺便练练手。


北绣针法粗犷,富有装饰感,南绣针法细腻,sètiáo清雅柔和,她一个不会,光会打络子,因为省事简单。


忍冬带着一大把五颜六sè的丝线回来,“贵主说的金线是有的,鼠线和玉线不好找,尚衣局的姑姑给了婢子这些。”


裴英娘接过丝线,“这些就够了。”


她说的材料中,有些可能是这时候没有的。忍冬怕她不高兴,不说找不到,只说不好找,果然口齿伶俐。


出了宫门,二lún车套上壮牛,继续晃荡。


李治让宫人给裴英娘送来一盘醍醐饼。


戴纱帽、穿短袍的宦者提着一只几何纹金花大银盒,笑眯眯道:“老奴就跟在车驾后面,贵主若是想吃什么,只管唤老奴来伺候。”


蓬莱宫在长安东北角,相距不远,天黑前能到达。但尚食局奉御还是让主膳宫人准备了点心糕饼,盛放在能保温的银盒里,随时预备供应贵人们的传召。


醍醐是淡淡的黄褐sè,醍醐饼却nǎi白丰润,sè泽通透,搁在豆青釉花瓣式三足盘里,光看着就赏心悦目。


裴英娘吃了几块醍醐饼,正觉嗓子甜腻,宦者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奉上一盏热茶:“贵主请用。”


茶汤浑浊,油花闪亮,葱、姜、花椒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茶盅底下还卧着几块肥嫩羊肉。


彼时茶食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平民百姓想喝也喝不着。里坊内卖酒的酒肆一家连着一家,但整座长安城,找不到一家卖茶的。


老百姓想吃茶,只能去道观或者寺庙碰碰运气,修行的女冠和僧侣都是风雅之人,偶尔会以煮茶待客。


裴英娘是裴家女郎,吃得起茶。


可她当真吃不惯!


宦者看裴英娘似乎不喜茶汤,立刻飞身退走,很快送上一壶温热的蔗浆。


裴英娘现在只想要杯清茶漱口,冲淡嘴里的甜味,哪还喝得下蔗浆。


随手想把银杯递给半夏,余光看见宦者紧张地盯着她看,心里不由一软。


难为他老大年纪,一直紧紧跟在二lún车旁边伺候她。


只得勉qiáng饮下两口。


宦者反而更慌乱,复又抽身退走。


很快举着一罐煮开的清水送到二lún车边。


裴英娘一口气喝完两碗清水。


宦者笑了笑,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裴英娘不由感叹,宫里的人,果然个个都是人jīng。


车队走得很慢,寒风中,马嘶此起彼伏,旌旗猎猎飞扬。


两辆并行的二lún车从前方驶过,车中的少女珠翠满头、明艳端方,倚在车窗上,朗声和另一辆二lún车中的人谈笑。


两人的笑声夹杂在一处,一个爽朗,一个柔婉。


是太平公主李令月和魏国夫人贺兰氏。


裴英娘眉峰轻蹙,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贺兰氏的打算,李令月是武皇后的独女,怎么会和贺兰氏搅和在一起?


裴英娘上午和李令月一道上学,午时陪李治用膳,午后去道观指点工巧奴们的工作,下午回东阁练字,每天的生活过得非常有规律。


李令月就比裴英娘逍遥多了。


开春之后天气转暖,长安的贵族少男、少女们相约外出游玩宴饮,几乎天天都有宴会。


李令月是众人追捧的对象,自然少不了应酬,有时候甚至一天能收到十七八封请帖。


她爱热闹,逢宴必至,每天早出晚归,往来于各大世家的宅邸别墅,俨然是蓬莱宫中最忙的人。


邀请李令月赴宴的人,通常也会给裴英娘送帖子。


李令月撺掇裴英娘陪她一块出去玩。


裴英娘去过两次,本来以为可以吃到新鲜的美食,欣赏美妙的歌舞,结果只被迫旁观了几场争风吃醋。


她懒得再去看贵族少女们的明争暗斗,渐渐对各种赏春宴会失去兴趣。


这天李治身体大好,把儿女们全部召集至含凉殿偏殿,笑着问太子李弘:“今年的围猎筹备得如何了?”


李弘放下筷子,恭谨道:“日子选在二月下旬,内侍们已经提前圈出一片林子,诸位王公大臣们蓄势待发,盼着那日能拔得头筹。”


李治颔首,吩咐宦者:“把朕的那套金马鞍预备好。”


宦者应喏。


李弘吃了一惊,连忙跪在坐席上磕首:“阿父病愈不久,怎么受得了围猎辛苦?”


李治脸上挂着笑,“无妨,整日待在殿中,实在烦闷。如今春光明媚,不能白白辜负大好风光。”


李弘还想再劝,武皇后chā言道:“说起来也巧,我那几个不成器的从侄刚好从岭南归来,碰上这次围猎,正好让陛下检验一下他们的身手。”


李治咦了一声,面带疑惑,“从侄?”


武皇后眉眼弯弯,笑意盈盈,“陛下忘了?我那两个同父兄弟因罪流放,已经好些年头了。可怜承嗣、三思小小年纪,也得跟着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头。我前不久梦见阿父哀叹膝下没有子嗣,心中感伤,已经命人前去岭南,把承嗣和三思召回长安,承继武家烟火。”


武士彟是大唐开国功臣,但他的儿子没有一个人继承到他的睿智jīng明。在他去世后,武皇后和杨氏孤儿寡母,受到异母兄弟以及堂族兄弟的欺辱。可以说,武皇后之所以进宫,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孤注一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