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

  大唐第一公主

听到弟弟的声音,李显脸上的笑容立即垮下来。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声声清脆。


一人一骑慢慢驰到裴府门前。


马上的少年锦衣玉带,轻袍皂靴,雪花纷纷扬扬撒在他肩头,依然掩不住他的雍容气度。


少年从雪中行来,衣袍飞扬,身姿挺拔,俊秀的眉目越来越清晰。


他头顶软幞,穿藕丝sè联珠团窠狩猎纹蜀锦翻领长袍,腰束玉带,脚蹬锦缎皂靴,跃下马背,示意宫人把李显的马牵过来。


李显垂头丧气,恋恋不舍地看一眼二lún马车,老老实实走向一匹黑鬃骏马。


宫人们在一旁窃笑:“还是八王有办法。”


裴英娘暗暗道:原来这个眉眼如画的少年是八王李旭lún。


殷王李旭lún,即日后的睿宗李旦,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后最小的儿子。


他一生历经无数政治风云变幻,平安度过十几次宫廷政变,两次登基,两让天下,游走于李唐皇室、遗老功臣和武氏宗族之间,屡遭猜忌,也屡遭拉拢,始终能保持清醒谨慎,明理识趣,善于隐忍,所以能在政治漩涡中明哲保身,安然无恙。


高宗李治和武后的所有儿子,个个命途多舛,长子李弘死因成谜,次子李贤被bī自尽,三子李显死于妻女之手,唯有年纪最小的李旦得以独善其身。


史书上说李旦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是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


唐朝著名的大神棍明崇俨曾对武皇后说,王子贤聪明机智,可惜福薄寿短,是短命之相,王子显肖似太宗李世民,王子旦面相最好。


裴英娘看着手执长鞭、面无表情的李旦,眼皮轻轻抽搐。


他长身玉立,神情淡然,幞头的两根帛带在风中轻轻飞扬,优雅飘逸。


眉目分明,风姿飒然,一双幽黑眼眸,像掺了寒夜里闪烁的星辰,眼风微微往四下里一扫,台阶前的宫人、甲士、护卫们立刻噤声,不敢妄动。


一个字没说,已经让府门前的一众婢女宫人心惊胆战,几乎喘不过气。


这显然是个长安繁华锦绣堆娇养出来的五陵少年郎,举手投足间,漫不经心,萧疏散漫,但藏不住骨血中与生俱来的尊贵和傲慢。


李旦确实丰神俊朗,风度翩翩,但是,说好的性情温文,谦恭儒雅呢?


为什么他身为弟弟,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哥哥李显吓得狼狈服软?


这还是史书上那个韬光养晦、深藏不露,屡次在波云诡谲的宫廷政变中化险为夷的李旦吗?


分明是个古板严肃、不近人情的小老头啊!


小老头李旦扫一眼冻得鼻尖发红的裴英娘,俊秀脸上平静无波。


他们三兄弟随李治和武皇后住在温暖干燥的东都洛阳,太子李弘留在长安监理朝政,双方相安无事。


前不久,天性软弱的李治忽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和武皇后爆发一场争吵,执意要回长安。


武皇后也奇迹般地主动示弱,带着兄弟三人返回长安。


不知是不是路途中受了颠簸的缘故,李治一住进太极宫就病倒了。


今天,武皇后带着李贤、李显和李旦三兄弟出宫,轻车简行,微服去义宁坊拜访一位婆罗门名医,请他入宫为李治看诊。


从名医家出来,武皇后接到一份密报,二话不说,让领路的金吾卫改道金城坊。


李贤对李显和李旦说,武皇后想杀了裴拾遗,因为裴拾遗上书弹劾她的娘家族人,她很不高兴。


李旦望着漫天的飞雪,眉头紧皱:裴拾遗是隶属门下省的左拾遗,是太子李弘最忠实的拥趸之一,母亲想诛杀裴拾遗,真的是因为裴拾遗弹劾武氏兄弟了吗?


据他所知,母亲yòu年丧父,母女几人孤苦无依,饱受同父异母兄弟的欺凌,日子过得很艰辛。所以母亲掌握实权后,第一件事不是急着封赏家人,而是果断把欺侮过她的亲兄弟流放。


武氏兄弟于流放途中活活吓死,如今在长安蹦跶得最欢的,是母亲的两个从兄弟。


母亲和娘家人感情并不好,怎么会为两个曾对她无礼的从兄弟动怒?


宫人再次把裴英娘抱上二lún车,车帘垂下,挡住外面飘洒的鹅毛大雪。


武皇后和李贤先后从裴府出来,裴拾遗、张氏领着婢女仆从跪在门前相送。


裴英娘小心翼翼掀开帘子一角,看到阿耶铁青的脸sè和张氏眼角的泪花。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在晚上21:00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