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大唐第一公主 > 第14章 十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十四

  大唐第一公主

听到“阿兄”两个字,李旦怔了一下。


低头一看,裴英娘的眼神追随着远去的轿辇,似乎并没发觉自己喊出口的是什么。


他轻声道:“那是常乐大长公主。”顿了一下,眉尖微微一拧,“以后看到大长公主经过,能避开就避开,实在避不开,态度一定要恭敬。”


高祖李渊的女儿是大长公主,太宗李世民的女儿是长公主,李治的女儿为公主。


常乐大长公主是李渊的第七女,李治的姑姑。


裴英娘恍惚听忍冬说过,常乐大长公主和武皇后关系紧张。


听李旦这么交待,武皇后和常乐大长公主的关系可能不仅仅是紧张那么简单。


裴英娘点点头,不用李旦特意嘱咐,她也会绕着常乐大长公主走——常乐公主看她的眼神太可怕了。


李旦把裴英娘送回东阁。


临走前,他让冯德把黑陶水瓮递给半夏抱着,“回去把水瓮装满,先练《九成宫醴泉铭》,什么时候把两个水瓮的水用完了,再来寻我。”


裴英娘乖乖答应。


笔墨纸砚加水瓮,李旦几乎把她需要的文具备齐了。


东阁的宫女们抱着一匹匹绢布进进出出,忍冬站在廊下清点数目,预备登账。


宦者候在曲桥前,跟着裴英娘步进内堂:“公主,含凉殿的田内侍送来五百匹绢。”


裴英娘啊了一声,想了想,慢慢回过味来:五百匹绢,应该是武皇后给她的赏赐。


汤沐邑看得到,吃不着,武皇后私下里赏她绢布,有点像额外给她添点零花钱的意思。


除了金饼、金锭和铜钱以外,绢布也可以充当货币使用。长安的大户人家,常常命奴仆载着一车车绢布去东、西两市购买米粮杂货。李治表彰功臣时,也经常用绢布表达恩赏之意。


裴英娘算了算,一匹绢大概相当于半贯钱,五百匹绢布就是二百五十贯,约莫能换四十两黄金,也就是四块金锭。


她翻出自己的小账簿,写上日期和绢布数量,在数字旁边记下赏赐的理由:讨好武皇后所得。


合起账簿的时候,目光落在半夏抬进房的两只黑陶水瓮上。想了想,重新翻出一卷雪白干净的净边纸,记下一行小字:某年某月某日,八王赠送陶水瓮两只。


裴英娘有些犯愁,上次回赠一盘石榴,这次送什么呢?


糖蒸酥酪?玉露团?金乳酥?


她能吃到的点心,李旦那儿肯定不缺呀。


半夏提议:“再让忍冬姐姐打几只络子?”


裴英娘摇摇头,现在宫里的宫女全学会结络子了,人人腰间系一条彩络,送络子不够诚心。


想来想去,始终拿不定主意。


这天上学的时候,裴英娘找李令月讨主意。


李令月低头拨弄着一簇娇红梅花,睡眼惺忪,迷迷糊糊道:“八王兄喜欢什么?我想想……”


裴英娘等了半天,没听到回答,忍不住轻喊一声:“阿姊?”


李令月斜倚凭几,手中的花枝“啪嗒”一声掉在坐褥上,没有反应——她睡着了。


裴英娘哭笑不得。


紫宸殿的方向遥遥传来一阵接一阵的钟声,儒学士展开卷册,准时开讲。


莲花铜漏的清水浇在铜制荷叶片上,发出淅淅沥沥的轻响。


等儒学士告退,李令月刚好睡醒。


她揉揉眼睛,唤宫女昭善的名字:“备了酪樱桃没有?”


昭善送上一只水晶碗。


鲜红欲滴的樱桃盛在晶莹剔透的水晶碗中,光看着就像一幅sè彩浓丽的画。


昭善卷起袖子,把雪白的酥酪浇在殷红的樱桃上,再舀起一勺琥珀sè的酪浆,淋在水晶碗里,细细拌匀。


李令月让裴英娘先吃:“这是今年禁苑养出来的头一批樱桃,准备春社那天祭祖用的,好歹让我偷了一点出来,连阿娘那里都没有呢,小十七尝尝。”


裴英娘推却不过,先尝了一小口。


酥酪滋润丰腴,樱桃鲜美多汁,酪浆酸甜爽口,她不爱吃甜,也觉得好吃极了。


李令月吃着酪樱桃,忽然开始嫌弃装樱桃的水晶碗:“酪樱桃盛在波斯工匠做出来的三十二瓣水晶碗里最好看,偏偏宫里的工巧奴烧不出那种样式的水晶碗。去年年底我让八王兄帮我去西市找,他没找到。结果昨天我听表姐说,赵观音竟然抢先寻到那种水晶碗了!”


裴英娘愣了一下,想起去年腊月李旦送她回裴家时,特意拐去西市,似乎想买什么。


后来因为她的缘故,李旦没有去成西市。


原来那天他想帮李令月找波斯水晶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