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边关小厨娘 > 第13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节

  边关小厨娘

世道一乱,商贾自然得往没有战火的地方逃,带不走的值钱家当,都会寻镖局把东西送过去。百姓饭都吃不上了,占山为王的贼寇不在少数,为了劫镖杀人越货再寻常不过。


郭大婶低声把这些告诉姜言意后,姜言意看着小姑娘道:“你会武?”


小姑娘点头,直接放下豪言:“你边上那位不是我的对手。”


郭大婶从这小姑娘进屋后的吐息就看出她身手不错,不过这般狂妄,还是让郭大婶有些不快,她对姜言意道:“东家,我可以试试这丫头。”


现在是非常时期,突然冒出来个会武的小丫头,姜言意想留她,又当心有诈,迟疑片刻后道:“去后边院子里吧,那里地方大些,把忠叔也叫出来。”


封朔派了影卫盯着宅子四周的,郭大婶跟这小姑娘在院子里动手,其他影卫必然能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若有个万一,也能及时敢过来。把楚忠叫上,也是为了防止这小姑娘别有用心,真要有个什么,郭大婶和楚忠联手,胜算也大些。


楚忠被叫到外边院子里,站到了姜言意身侧,院子里郭大婶和那小姑娘已经短兵相接。


姜言意是个外行,看不懂其中的招式,但郭大婶先前能在一帮刺客手中护她周全,她还是信得过郭大婶的功夫,小姑娘每一招都是大开大合,看着瘦瘦小小的,力气却不小,院子里的青砖都被她踏碎了好几块。


姜言意只觉得郭大婶和这姑娘打得难舍难分,她问楚忠:“如何?”


楚忠低声道:“那丫头的气息稳些。”


意思就是打到最后,不出意外小姑娘的胜算会更大。


这个结果确实让姜言意惊讶。


最后郭大婶没跟那丫头打出胜负来,姜言意叫停她们,让她们洗把脸一起用朝食。


楚忠私下问姜言意:“小姐想要用这丫头?”


姜言意想了想道:“先放面坊那边去吧。”


把人放自己眼皮子底下,对方武艺高强,若是真有异心,她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放面坊那边去,还能有邴绍盯着,她掀不起什么风浪。


楚忠也赞同姜言意的做法。


秋葵许是觉得那姑娘跟她同病相怜,对她格外照顾。


郭大婶洗完脸出去时,秋葵看那姑娘手脸都脏兮兮的,不知道多久没好好洗过了,还偷偷递了一块胰子给她:“你别怕,花……东家人很好的,郭大婶和忠叔也都是好人。”


小姑娘捧起胰子放到鼻尖嗅了嗅才用到身上,不知是好奇香味还是想靠嗅觉闻出有没有毒。


她知道自己身上邋遢,对秋葵道:“我想用这水擦擦身子。”


秋葵会错了意,很快就回房取了一套自己的衣裳拿给她,小姑娘没肯穿秋葵的。


不过秋葵还是无意间在她脱下来的外袍里瞧见一卷羊皮轴。


她好奇问那小姑娘:“这是什么。”


小姑娘因为洗脸把头发扎了上去,她半边脸都是骇人的红斑,不知是因为秋葵帮她让她对秋葵亲近,还是看出秋葵傻乎乎的对她没设防,她道:“是别人托我爹走这一趟镖让带的东西,我爹和收货的主人家都死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秋葵看她和郭大婶比武,见识过她的厉害,道:“你这么厉害,你爹肯定更厉害。”


“那是自然!”小姑娘眼眶有些泛红,嘴角抿得死死的:“若不是那女游医下药,我爹才不会败!”


朝食是香菇鸡肉粥配酱香饼。


粥熬得很稠,鸡肉被撕成一丝一丝的,鲜香细嫩,无骨无渣。


酱香饼揉面时被揉和多次,内里不但有千层褶,揉面时还包了调好味的猪肉馅进去,锅底刷一层薄油,把饼子摊平烙至两面金黄时,里面的肉馅也熟了,撒上葱花和芝麻粒,更是增香。


姜言意喜食辣,会在切好的酱香饼上抹辣酱,一口鸡肉粥软糯粘稠,一口酱香饼外脆里软,香辣开胃。


除了楚言归和陈国公是在内院用饭的,其他人都是围坐一桌在铺子里吃。


小姑娘看着眼前的粥碗里不仅是白米,还有肉,几乎是狼吞虎咽,一口下去一碗粥就去了小半碗,酱香饼的香味她也从来没闻到过,直接用手拿着咬。


像极了一只饿久了的小动物,面前突然摆上两盆肉,不知道该先吃哪一盆。


姜言意原本多做了一份,打算吃完了拿去给封朔拿去,结果一顿饭吃完,她发现这小丫头饭量惊人,把封朔的那份直接吃掉了大半。


第109章


小姑娘说要与姜言意为奴十年, 为避免意外,还是得去官府备案。


每家每户有几口人,官府那边都是有记载的, 这也是遇上全城搜查时官兵挨家挨户查问户籍的依据。还有一点则是, 官府能辨别户籍文书的真假,以防上当。


小姑娘说自己没名字, 姜言意看了她的户籍文书,发现她爹还真没给她取名, 文书上姓名一栏直接写了个“霍丫”。


姜言意让郭大婶带着霍丫去官府, 把霍丫的卖身契过户。


等人回来了, 她问霍丫:“你想不想改个名字?”


霍丫有些费解:“我没名字。”


她跟着她爹走镖多年, 也跟一些大户人家家里的奴仆接触过,知道一旦签了卖身契, 主人若是不满意奴仆的名字,可以直接给奴仆改名,当即道:“东家给我取个名吧。”


她听郭大婶和秋葵都管姜言意叫东家, 便也跟着这般称呼。


姜言意想了想,问她:“你生辰是何时?”


霍丫大半张脸都掩在碎发底下, 她道:“不记得, 我爹说, 刀口上舔血挣钱的人不过生辰, 否则短命。我只听我爹说过, 我娘是在初春的芦苇地里生下我的。”


初春的芦苇都还是一片嫩芽, 古诗中管初生的芦苇叫“葭”。


姜言意道:“叫蒹葭如何?葭便是芦苇。”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