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边关小厨娘 > 第7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节

  边关小厨娘

先前姜言意为了请他去店里,不仅让李厨子来当过说客,前前后后也往他家中送了不少礼,姚厨子因为怕来福酒楼那边搬弄是非,一直没肯应。


他如今去了别的酒楼做事,当街撞见姜言意,心下难免尴尬又觉着愧对。


姜言意倒是表现得落落大方,似乎并未因他没去古董羹店而生出半点芥蒂,问:“此话怎讲?”


姚厨子道:“泰和楼东家想用我的拿手菜当招牌,可楼里采买的食材,就没一样是看得过眼的,用劣等食材做出来的菜,那些个达官贵人舌头刁着呢,真当人家尝不出来!不怕您觉得我老姚自夸,自我到了泰和楼,不少熟客都过来捧场,可用他店里那些食材烧出来的菜,我自己都觉着丢人!这份活计,不要也罢。我老姚做了这么多年的菜,总不能在这把岁数还把名声搞丢了。”


不偷工减料是做一个厨子的原则。


姜言意听了他这番际遇,道:“姚师傅,我还是那句老话,您若愿意来我这小店帮衬,我给您之前在来福酒楼双倍的工钱。”


姚厨子离开来福酒楼后,找上门请他的人也不少,他深思熟虑才决定了去名气仅次于来福酒楼的泰和楼,怎料这地方外面看着光鲜,后厨却是乱得很。


别的馆子连个光鲜的外壳都没有,后厨还不知是怎样的。


姜言意自己也是干厨子这一行的,在做菜上不会有生意人那般多投机取巧的心思,在她店里做菜必定是真材实料,不会遇上这等糟心事。


她不是第一次这样说了,诚意已经再明显不过,姚厨子心下感激,可又怕在来福酒楼那边落人口实,犹豫道:“多谢姜掌柜抬爱,我回去好生考虑考虑,回头再给姜掌柜您答复吧。”


前几次他都说直接拒绝了的,姜言意一听,就知道有戏,她笑道:“我等您的消息。”


姚厨子一回家,隔着院门就听见里边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声。


他推门进去,一眼就瞧见了坐在堂屋的来福酒楼管事,他发妻拘谨坐在一边,来福酒楼的管事架着二郎腿,打量着这寒酸的屋子,眼底尽是轻蔑。


姚娘子一见丈夫回来,便起身道:“我去伺候母亲喝药,大郎你跟酒楼管事的坐下谈谈吧。”


姚厨子点了一下头。


姚娘子一走出屋子,酒楼管事便道:“姚师傅啊,您在泰和楼的事东家也听人说了,您还真以为随便一个酒楼都能做到来福这般?如今南边一打仗,家家户户都捏着银子紧巴巴过日子,酒楼生意也没从前好做了。但东家是个念旧的人,让我来请您回去。”


他语气咋听恭敬,可眼底全是轻慢,姿态也颇有几分高高在上:“你这拖家带口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几岁稚子,你不回酒楼做事,拿什么养这一大家子人?”


他拍拍姚厨子肩膀,笑着起身:“话我是带到了,姚师傅您自己好生想想。”


等酒楼管事一走,姚厨子气闷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姚娘子从正屋出来,手上抱着刚哄好的小儿子。见他气愤拍桌,冷眼道:“大夫开的药今天是最后一副了,米缸也快空了,我一天做刺绣,捏针把十根指头捏废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姚厨子这么些年在来福酒楼做事的工钱,大部分都花在了老母亲吃药看病上,剩下的省着些花也够一家人开支。


如今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母亲病重,请大夫抓药几乎是掏空了家底。


面对发妻的苛责,姚厨子心中愧疚,想起管事那副嘴,却又更加烦闷,只道:“你专心带孩子,别做刺绣了,银子的事,我会想办法。”


姜言意回去时,还买了十余斤新鲜猪肉。


她觉着外边卖的肉干太过干硬了些,当特色小吃是不错,但靠这个管饱,就有点考验牙口了。


当天晚上的锅子卖完后,姜言意就在厨房里做起了肉干。


她把买回来的猪肉和店里剩的鲜羊肉洗干净,让秋葵烧了最大的那口锅,锅里水沸后加入生姜、花椒、茴香,把洗过的肉都放进锅里焯水去腥。


郭大婶手劲大,在帮她用石舀捣一会儿做卤料的花椒、茱萸、八角、茴香这些香料。


姜言意把焯过水的肉捞起来放进筲箕里,等放凉了,用刀顺着肉的纹理方向把肉切成略厚的肉片。


做肉干,不顺着肉的纹理切,后面很容易散掉,不方便携带。


猪肉的肉质不如牛肉紧实,她切时便叹了一口气:“可惜市面上没有卖牛肉的。”


不然用牛肉干当干粮,吃了更管饱。


秋葵在火塘子后面捧着脸问:“牛肉更好吃吗?”


大宣朝杀牛犯法,除了一些权贵能尝个鲜,贫民百姓是没这个口福的。


姜言意回想了一下记忆中牛肉的味道,砸吧嘴道:“忒香!红汤锅子涮毛肚更是人间美味!”


她在封府花房培育的辣椒苗如今已经开花了,再过不久,她兴许就能做个红汤火锅过过瘾。


“毛肚是什么?”秋葵问。


“就是牛肚,牛下水。”姜言意嘴上回着,手上动作却半点不慢。


这个时代有钱人家都不屑吃下水,郭大婶一开始听姜言意说牛肉,还以为是她从前在姜家吃过,眼下再听她说牛下水,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但她并未做声。


秋葵跟个问题宝宝似的:“花花以前说,汤有毛汤、奶汤、清汤三类,那红汤又是什么?”


所有的肉都已经切完了,姜言意把郭大婶捣碎的卤料放进锅里调卤汁,再将切好的肉倒进去小火慢煮,这一步是为了卤入味。


普通肉干卤好后,风干就能吃,十分耐放,要在楚昌平离开西州前等这些肉自然风干是来不及了,不过姜言意有烤炉,把肉里的水分烤出来一些,就能存放地更久。


她一边忙活一边道:“红汤的汤面红通通的,吃起来辛辣烧舌头,等以后我做出来,你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了。”


肉卤上了,姜言意把之前留的一块猪后腿肉切皮、去膘、剔筋、剁末,这块肉她想用来做猪肉脯。


猪肉脯的制作过程比肉干复杂许多,颇费力气,所以姜言意只留了小部分肉试做,大部分肉都做成了肉干。


刚刚做卤料的香料没用完,姜言意拌进肉馅里,放上盐和少许姜水蒜水,按顺时针搅拌。加姜蒜水的目的是为了去腥。


猪肉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是鱼露,在她原来生活的世界,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人用了,只不过那时叫鱼酱,多在沿海一带会用这味调料。


但姜言意今日在市集上没看到有卖鱼露的,可能是这个世界还没人用这味调料,也有可能是西州离海太远,在这交通不便,货运也不发达的朝代,没能从沿海一带传过来。


姜言意不知道不加鱼露,对做出来的猪肉脯的口感影响会不会大,她打算先做一点试试。


如果味道还行,这些肉馅就全做成猪肉脯,要是味道一言难尽的话,把剩下的肉馅灌香肠也不算浪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