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第9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6节

  我在古代搞基建

“不管是什么,总有发现的那天,等他们真做了什么事情再收拾不迟。”赵燕歌道,眼中泛着淡淡的凉意。


另一边,听到贵族们的话以后,严晏的脑海懵了好一会,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谁能想得到这些贵族们会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呢。


土地买卖对于百姓们也许是公平的,可是对于不差钱的贵族们顶多就是杯水车薪,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顾虑,严晏才久久没有对贵族们登门拜访,而是想着,如果贵族们难缠,就把他们放到最后去解决。


可是他没有想到,贵族们居然早就有买卖良田的心思。


而他一点也不知道。


想到此,严晏不由满面羞愧道,“如此,是晏的过错,改天一定登门拜访向诸位请求恕罪。”


“大人不必如此,身为大秦百姓的一员,这是我们应做的事情,就是要劳烦大人派人去清点我们的田契和土地了。”贵族们满脸诚恳道。


严晏面上也是一片真诚,心里却知道这其中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内情,想到他们是直接进宫来找陛下的,严晏心中不由微动。


贵族们和陛下的联系比他想象中的要深。


两方各自达成协议,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严晏盛装,带着人去贵族们的家中劝说。


一次怎么可能说动的了“顽固”的贵族们,第一次,严晏带着众人无功而返。


可是严晏并没有放弃,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登门,终于,他用诚意“打动了”贵族们,贵族们同意把他们手中的良田卖给大秦。


知晓内情的人自然能看出这是一场“秀”,可是天下的百姓们不知道啊。


民报上更是对这起事件大肆报道,着重渲染严晏的“诚意”和贵族们的“矜持”。


最后天下已经过半的王田制度为严晏脚下铺上了一层登高路。


而民间的百姓们也欢呼不已,觉得这位主持王田变法的大人可真是厉害。


贵族们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名声。


至于贵族平易近人的形象?不,他们并不需要,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存在,他们还是让下面的人高高仰望的好。


贵族们的良田变王田后,严晏所主持的王田变法已经过了一大半,按照变法来说,此时的严晏已经可以称的上是成功了。


因为他的“大势”已成。


不管做什么事情,凡是能够占据一半以上的力量,几乎就能快速的对剩下的一小半进行快速收复,纵使有心人不认同这样的形式,却也绝对撼动不了这股碾压式的力量。


收复王田一事变得更加顺畅,把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严晏开始提笔,把自己原先已经想好的王田律法。


之所以要把良田变为王田,为的就是更好的推行王田律法。


要不然天下都是良田,想要推行王田律法将会是无比艰难,处处都是阻力。


不过好在,这最艰难的一步已经彻底过去。


郊外,王生看着百姓们长势良好的庄稼,唇角不由溢出一抹浅笑。


“王田一事,功在千秋,我们这回能够成功,可真是太好了。”


这样一来,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够分到几分薄田,不能够进行买卖的田地就是他们的最后的退路。


王生打从心底由衷的开心。


“是么,可我倒是觉得,这才仅是一个开始呢。”


“是我们推行了王田,今后我们也有去维护它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是培养对王田制度维护的后人们。”


“要不然,法可以立,同样也可以废。”家出身的齐廖道。


王生听了笑容收敛,道,“对,你说的没错,这才仅是一个开始。”


这不是一代人完成以后就能高枕无忧的,而是需要世世代代都耗费心血投入进去维护它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功在千秋。


第114章


把田契上交,得到一笔可以称得上是丰厚的补偿款,众贵族不觉身上猛的轻快起来。


在【食楼】偶尔和那些士大夫们相遇上,皆对彼此之间的境遇相视一笑。


有些话并不需要挑明了说,只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待严晏主持的王田一事声音缓和下来以后,人们的注意力被新的消息转移,贵族们悄悄的进了咸阳宫。


“说吧,你们以后的打算。”赵燕歌早有准备道,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贵族们主动会有后招。


不过能找到他面前的,应该不是公孙起所猜测的贩卖人口。


“陛下,我们想跟随在大秦的外贸团队身后喝口汤。”贵族们看着赵燕歌道。


“哦,你们知道去了西域就一定能赚?”赵燕歌听了不由挑眉道。


这次大秦对外贸易分为两部分,国库占七分,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的私库占剩下的三分。


赵燕歌没想到这些贵族们会盯上大秦出使西域的团队。


不过也不稀奇,贵族们都是有底蕴的,自然比朝中和天下大部分人都知晓西域那边的利润。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亲自组建商队前去西域做交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