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媚君 > 第12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节

  媚君

可当她有足够的阅历和智慧参透这一切时,她已深陷入命运的泥淖,难以挣脱,更无法自救。那泥淖生出无数触角,血淋淋的,与她的唇舌相连,不断输送着权力的滋味,令她食髓知味,渐渐地上瘾了。


当年,兰陵几乎没有费多少力气就说服温贤陪她留在长安,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人,淡泊名利,情真意切,甘愿为了她舍弃莱阳的家业,远离亲人,陪她经受风雨,默默呵护着她。


直到死的那一天,兰陵才想明白,这辈子纵然她曾权倾天下,令八方诸侯拜服,享尽了世间荣华与富贵,可终其一生,她拥有过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的宝物是温贤,还有……他给予自己的爱。


那是她拥有过的最好的东西,是她做过的最美的一场梦。


她不是没有想过向温贤坦白瑟瑟身世,不是没有想过把所有自己做过的事都告诉他,可每一回话到嘴边都难以出口,最终变成了在谎言之上再堆砌无数谎言,不停地去欺骗,去隐瞒。


她也曾想过,若上天肯给她一次重来的会,回到那个细雨濛濛的午后,当裴元浩倚靠着廊柱慢条斯理地说:“你的人可真厉害,短短月余就平息了谣言,可也就因为此,又让大哥对你身边的人上了心。我算是看出来了,他跟陛下一条心,巴不得帮着他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我听说又要跟南楚打仗了,你敢不敢干一票大的?这一票若是干好了,你我在朝野之上从此再无敌,连皇帝都得乖乖向咱们低头。”


如果那个时候她没有点头,那事情会是什么样的走向?


第147章 番外:愿岁岁长相守


绥和十八年,春,细雨,微凉。


礼部这些日子忙翻了天,正筹备给太子选妃的事宜,世家女子画像流水般送进尚阳殿,皇后还没说什么,倒先被皇帝陛下挑剔了个遍。


“光禄大夫家这个夫人是继室,为人端得泼辣跋扈,把原配留下的嫡女欺负得差点上吊,这样的女人能养出什么好闺女?选这样的人上来,是想让东宫内帷不宁么?”


礼部侍郎吓得直打颤,只觉膝弯发软,将跪未跪之时,见皇帝陛下又翻开了另一幅画像。


“这模样生得也太勉强了。”


“郭祭酒家倒是书香门第,瞧上去不错,可朕怎么听说他家姑娘比小子还蛮横霸道,时常把兄弟们打得叫苦连天?”


礼部侍郎:也别犹豫了,直接跪吧。


沈昭颇为投入地认真将画像翻到底,枯着眉眼,一副不甚满意的样子,抬起头,见侍郎又跪了,没耐烦道:“你跪什么?你要仔细听着朕刚才说的话,再回去挑好的送来,别一天天的就会敷衍公事。”


那侍郎是擦着汗、虚着步子迈出殿门的。


瑟瑟大清早看了一出好戏,托着腮戏谑:“皇帝陛下真是不得了,连人家里那些内帷琐事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都快赶上街头聚堆的大姑八大姨了。”


魏如海正奉茶进来,听到皇后娘娘打,一时没忍住,‘噗嗤’笑出了声。


被沈昭冷冷睨了一眼,他忙把笑憋回去,老老实实摆茶瓯。


“我有校事府,那是专门监察百官,刺探密的,什么查不出来?”沈昭一本正经说道。


瑟瑟哑然失笑,敢情昔日风光无限、令朝臣闻风丧胆的神秘府衙如今成了帮皇帝陛下刺探各家闺秘事的组织。


她想象着王效领各路高,身形敏捷地跃下墙头,然后放下剑,颇为严肃地侧身去听人家墙角……这到底是什么人间疾苦啊!


正悠然遐想,瑟瑟听沈昭在那念叨:“可惜我跟小襄同宗同姓,儿女不能通婚——傅司棋倒跟我不同姓,可他和灵儿这几年全生的小子,那一个又一个的臭小子,看着就让人心烦。”


瑟瑟笑道:“你可越说越不讲道理了,人家愿意生儿子,又碍着你什么事了?再者说了,小傅子家的孩子才几岁?就算真有姑娘,那跟咱们的钰康年龄上也不配啊。”


沈昭被这么一噎,上来脾气了:“瞧你那一副甩掌柜、说风凉话的模样,敢情儿子的婚事是我自己的事,跟你无关了?”


眼瞅着两人又杠上了,魏如海默默退到一边,双合叠于身前,等着看好戏。


果然,皇后娘娘不负其望,立即反唇相讥:“哦,我非得跟你一样,像个长舌妇似的把人家家里那点事都抖落出来,才算和你一样关心儿子婚事了?”说罢,颇为鄙夷地瞥了他一眼:“好歹是个天子,忒掉价了。”


沈昭两眼一瞪:“说谁是长舌妇?”


瑟瑟毫无畏惧:“你!”


两人相互怒视,僵持了片刻,沈昭默默把头缩回来,朝着魏如海叱道:“看什么看?传点心去。”


魏如海瘪了瘪嘴,心道:得,又没吵赢。正慢吞吞地往外走,忽听殿外传进乳母慌张地声音:“公主殿下,慢点。”


一阵香风撩过,八岁的小姑娘‘吧嗒吧嗒’跑进殿,沈昭当即笑开:“蓁蓁,到父皇这儿来。”


小公主毫不犹豫地越过她父皇,飞扑进瑟瑟的怀里。


两扑了空的沈昭呆愣了少顷,颇为忧郁地默默把收回来。


沈蓁蓁今年八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在外面疯玩了半天,窝在母亲怀里撒了会儿娇,就呵欠连天,被瑟瑟哄着沉沉睡过去。


瑟瑟正将她放在榻上,掀帘出来,就见沈昭堆着一张笑脸捧着一盘桂花糕凑到她跟前,腻歪歪地嘘寒问暖。


“是不是饿了?吃一点,这是膳房新做出来的,还热乎呢。”


瑟瑟也不是气性大的,台阶到跟前她就下,捏起一块软糯糯的糕点塞进嘴里,朝沈昭轻勾了勾唇角,倾身,飞快地在他颊边印上一吻。


魏如海只出去传了个点心的功夫,待进了殿门,就见刚才还拌嘴的两神仙又好得跟化了一半的糖似的,黏糊糊地腻在一起,咬耳朵,摸脸蛋,哎呦,看得人脸发烫。


两人正甜蜜着呢,內侍进来禀,说是温相求见。


年前沈昭刚把虚悬已久的左右丞相填补齐全,望尽朝,能当此位的也就只有钟毓和温玄宁,只不过在两人谁为尊上颇有些为难。


按照功勋和出身来讲,钟毓远不及温玄宁,左相之位当属温氏。可……虽然当年之乱已过去十多年,如今海晏河清,本不是旧事重提的时候,但朝凡是经历过兰陵掌权时代的老臣都觉得,那毕竟是兰陵之子,施与恩威都当慎重。


而近十年来沈昭新提拔上来的年轻臣子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没有切身经历过当年之事,而沈昭为了周全瑟瑟和钰康的颜面又没有将全部事情真相公之于众,他们不知其利害,只亲眼见这些年温玄宁为社稷、为百姓鞠躬尽瘁,劳心又劳力。就拿新推出的税法来说,十之**都是最先出自温玄宁之,只不过后来由凤阁六部仔细商讨修订,在出了最后面世的本。


温玄宁当年因外戚之祸而被迫隐退,曾深入乡间田野,深谙百姓疾苦,提出的新税法都是切实从百姓利益出发,一为利民生,二为丰国仓,得了很多朝实干派年轻官吏的支持。


朝堂上大臣们因左右丞相人选而争得面红耳赤,沈昭也不好明着帮谁,就由着他们去争,谁知没过几天,钟毓就自己上书要求以温玄宁为尊。


他在奏折里写得很清楚:凡明堂之上皆天家臣子,何分伯仲?


沈昭顺势下旨,拜温玄宁为左相,钟毓为右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