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四十九章

  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

韩太妃一击得中, 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蛰伏起来。


她虽然有野心有手段, 可毕竟根基太浅, 所以有些事,急不得。


而且时间,有时会给她许多帮助。


就像几年前, 她还是一个带着带着孩子的孤苦太妃, 谁都不会把她mǔ_zǐ 放在眼里。


而如今,她儿子已经封了亲王, 兼掌户部。


若是放在前几年, 她哪怕野心再大, 也不敢想着让他儿子再进一步, 可如今看着皇帝越来越老, 宫里宫外几个皇子斗得一团糟, 韩太妃却觉得有些事,未必没有可能。


所以她得等……


她还年轻,她儿子也年轻, 而皇帝却老了, 皇帝的皇子也大了。


所以韩太妃自从从皇后宫中回来, 就接着吃斋念佛起来。


韩太妃天天拜佛, 倒不是真期望神灵保佑, 她向来不信佛, 之所以设佛堂, 一是想给皇帝表示她们mǔ_zǐ 与世无争,二是她读佛经是可以识字。


韩太妃是宫女出身,自幼被选进宫, 学得都是规矩, 都是怎么奉茶,因此她并不识字。


而且当初皇帝寝宫中,也不允许有识字的宫女。


韩太妃知道自己虽然有些小聪明,有些急智,这些在紧要时候,能救她命,可真遇到大事,却不是光有小聪明就行的。


就像这次的户部之争,若她只是宫中妃子,如何知道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所以成为太妃后,韩太妃就想找个机会识字,而识字最不扎眼的方法,就是读佛经。


因此在先帝丧期一过,韩太妃就在自己宫里安了个小佛堂,对在宣称自己要替先帝守孝。


并且请皇帝替她请个尼姑为师,传授经义。


皇帝自然不会不允许,就吩咐下去,去皇城周围有名的尼姑庵请了位,送到太妃宫里。


韩太妃用了三年的时间,学会了经书上的所有字,等尼姑走后,她就明面信佛,暗地里,看宫中各种典籍。


尤其是各朝史书,真给了韩太妃很大的启发。


所以这些日子,韩太妃都窝在宫里,津津有味地看前朝史书。


当她看到一篇前朝景帝时,因景帝诸子争权夺位纷纷被景帝厌弃,景帝最后立了幼子为太子,却不想等他一闭眼,幼子就因为无法执掌朝政,而被叔叔夺位。韩太妃仔细看了两遍,记在心里。


除此之外,韩太妃还特地找出各史书中兄终弟及的例子,多加揣摩。


于是,时间就在韩太妃修身养性的过去了。


这期间,皇帝几个儿子争斗更加你死我活,贤王却因为踏踏实实,不争不抢的性子,获得从皇帝到群臣的一致好评。


此消彼长下,韩太妃这边的筹码更足了。


只是,韩太妃和贤王还有一个致命的障碍,就是群臣。


当年先帝驾崩时,无论是韩太妃她自己先表态,还是别的,群臣最终选择的,都是皇帝。


她的儿子虽然是先帝“亲子”,当初却是被放弃了。


这世上就有一个可笑的现象,一个人背叛了另一个人,被背叛的人先不说怎么样,可这背叛的人,却分分钟担心他背叛的人重新起来。


所以大多数人背叛了不是愧疚,而是选择落井下石。


而她和她儿子,某种意义上就是被背叛者。


所以要想这些朝臣能支持她儿子,光收买不够,还得打消这些人的顾虑。


至于如何打消?


韩妃娘娘有些头痛,这事,还真不好办。


不过很快,一件事的发生,给了韩太妃机会。


随着皇帝年纪越来越大,对政事越来越力不从心,此时诸位皇子更是争斗不停,朝中人心浮动。


就在这个时候,一日早朝上,皇帝突然宣布,说要立太子,询问各大臣意见。


众大臣当着众人的面,自然不好说,谁想皇帝居然也体恤,让众大臣回去写个折子,第二天呈上。


然后就散朝了。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这是唱得哪一出,更不知道皇帝这到底是真想立太子,还是想试探。


于是散朝之后,就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


而比他们更在意的,还有几个皇子。


这些皇子也陷入了巨大的纠结中,他们也分不清他们父皇到底是真想立太子还是试探他们。


如果是父皇真想立太子,他们不积极推荐自己,就很有可能错过当太子的机会。可如果父皇是试探他们,他们出了头,那就可能枪打出头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