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大明征途 > 第三十六章 一个承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六章 一个承诺

  大明征途

不出所料,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分别看完后,都一脸惊愕。他们不由得都在思考,假如皇上看到这份策论后,会是什么表情?


“把这份策论取出来,单独放置。”申时行对何心泉吩咐道,然后看了一眼几位内阁大学士:“诸位都说说吧,该怎么处置?”


许国捋了捋胡须,犹豫了片刻后说道:“如今皇上刚做出了承诺,如果看到这份策论,会不会受到刺激?万一到时……嗯,我的意见是,锁榜弃之吧!”


王锡爵皱了下眉头,殿试还很少出现锁榜的情况,即便是策论应答的文不对题的,也会给个三榜同进士出身。毕竟寒窗十载,经过乡试、会试一路考来,能进入殿试的本就寥寥无几,说科举之路为独木桥也不为过,锁榜的话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置末第如何?皇上一般是不会从第三甲抽看策论的,看这人才情,给个同进士出身是绰绰有余的。”王锡爵考虑好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同意荆石的意见,此书生虽略显狂妄,但无论才情还是胆识都还是不错的,放在第三甲,将来外放历练一番,也不浪费他的才气。”王家屏开口说道,他倒是挺欣赏这样的人的。


“锁榜的话反倒可能会引起皇上的注意,殿试锁榜的情况毕竟很少发生,到时万一引起皇上的兴趣,反而会弄巧成拙。嗯,就置末第吧。”申时行最后定下了章程,把顾允成放在了第三甲末尾的名次。


顾允成本来是拼着就算论罪也要写成这篇策论给皇上看的,结果却因为众臣得到了朱翊钧的“承诺”,都不愿意再刺激他以免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而没能如愿。


朱常洛虽然避免了去安乐堂思过,不过朱翊钧给皇宫各门下了圣旨,没有他的同意,不允许皇长子踏出皇宫一步。这下,朱常洛也没辙了,只有在内宫中静待时机,以期能早点出阁读书。


时间就这样缓缓而过,朱翊钧对于上次的“逼宫案”还记忆犹新,所以在想方设法尽量不去早朝之外,对于那次领头的几个大臣也开始了特别的“照顾”。


就在当年,万历十四年五月,户部尚书毕锵遵循惯例,在年龄到了一定的时候,上书请求致仕,这是大臣们默认的规矩,以此来证明自己虽然位极人臣,但并不是贪恋权势之徒。哪里想到,朱翊钧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毕锵还是遵循惯例象征性的推辞一下,结果朱翊钧顺水推舟,真个准许了毕锵致仕的奏折。


还是在这一年,十二月,朱翊钧几乎用一模一样的手法,准许了兵部尚书张佳允的致仕请求。


万历十五年二月,工部尚书杨兆“被”致仕,不久郁郁而终。


万历十五年三月,朱翊钧以辛自修在京察中包庇私人为由,罢免了辛自修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之位。


万历十五年五月,刑部尚书舒化“被”致仕。


万历十六年三月,都察院右都御使陈克新遭到弹劾,陈克新立刻上疏请求致仕,这几乎是当时官场的规矩,遭到弹劾的官员会上疏请求致仕,以表明自己的清白!不论遭到弹劾的大臣是真被冤枉还是遭到陷害,皇上一般都会驳回致仕请求,以表明自己不是个偏信偏听的明君。但是这次,朱翊钧很是干脆,直接一个字:准!


万历十六年九月,礼部尚书沈鲤也告老还乡。


万历十八年,距离上次朱翊钧许下“承诺”已经过了四年,皇长子朱常洛也已经九岁了。但是朱翊钧再也不提当初的“承诺”,科道言官们终于忍不住接连上书重提旧事,请求册立太子。无奈万历皇帝置之不理,作为当初“谈判”的见证人,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杨巍再也受不住皇上和群臣的双重压力,毅然在二月份致仕。


至此,当初在乾清门的殿阁内见证了朱翊钧“诺言”的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全部都已经不在其“位”了,只剩下四个阁臣没有动,只是,他们能顶得住压力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