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6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第61节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

不过普通行商便是去了,也不该关注到水位之事才对。


周秀才好整以暇地呷着茶水道:“这些事,待你有名有份,成了我周行博的入室弟子,自然便能知晓了。”


穆空青被这话一噎,那无名无分是他自个儿说出来的,这会当然是咽不回去了,只能认了这遭,抱着那一册试题告退。


到了院试这一步,其实在私塾中按部就班地上课便无甚必要了。


哪怕是甲班的进度,对比起穆空青这学习速度来说,也是过于拖沓了些。


不过甲班学子多是在为科考准备,即便是为了复习和学习氛围,穆空青也愿意按时按点地出现在课室里。


只是这回他再上课,诸位同窗们对他的态度,便肉眼可见地热情了起来。


李家全家入狱之事已然闹得满城风雨,哪怕李成与李家主支分立门户了,但到底血缘关系还在,自然也逃脱不掉。


而关于李家此番遭难的因由,也早已传遍了清溪县。


就算是在清江府的范围内,也有不少人听过这位年轻案首苦读得中为亲眷伸冤的故事。


大多人都将这事当做如话本一般的故事去听,自然也不会深究为何死了一个人,却要叫李家全家下狱。


只是私塾中的学子皆是有意仕途之人,所思所见也不会同寻常百姓一般无二。


先前在县试时,曾屡次出言帮衬过穆空青的蒋孟柏,此次也挂车尾过了府试。


事发时蒋孟柏与穆空青同在府城,对这事的了解自然也更多些。


比起旁人提起此事时的津津乐道,蒋孟柏则是多了些许担忧。


“这清溪县中,有不少商户都是依附李家生存。现下李家倒了,他们自然也讨不到好。你虽已拜夫子为师,但凡事还是小心为上。”


穆空青此次所为,可砸了不止一家的饭碗。


蒋孟柏提醒他当心也是出于好意。


穆空青自然是应承了下来:“蒋兄放心。我这些时日都会于学舍中专心学业,自然也无处招惹事端。”


蒋孟柏见他心中有数,便也不再多言,只嘱咐穆空青若是有需要,也尽可寻他帮把手。


穆空青时隔多日重回私塾,除却甲班这些同窗的态度外,旁的变化也不少。


穆云平和穆云安两兄弟已成功入了乙班,而秦文启则是莫名离开了私塾,只说家中要送他去往旁的书院求学。


丙班的学子已经换了一批,叫穆空青意外的是,当年在穆氏族学中,同他们三人一起进学的小胖子穆正廷,居然也考入了周家私塾。


穆正廷已经不再是个小胖子了,现在的他只是瞧着壮实,个头上也蹿了一截,只是那虎头虎脑的气质半点都没变。


几人在膳堂中遇到时,穆正廷还苦恼地端着碗道:“分明我比空青还大些,怎的现在看起来,咱们四人中属我年岁最小。”


近日里,穆空青被周秀才猛然拔高的“尚可”标准折磨得不轻,只觉得自己小小年纪身负重担,愁得头发都开始往下掉。


听了穆正廷这番抱怨,穆空青便禁不住,含糊不清地感叹了一句:“知识令人早衰。”


他声音低,话又说得新奇,几人一时没听清,穆正廷便问了句:“什么?”


穆空青讪讪一笑,没敢再重复一遍。


开玩笑,这可就在他老师的府邸里,他要是乱说话传到他老师耳朵里,少不得给他再扒层皮。


先前他同老师闲聊时说漏了嘴,说是每回上诗赋课都恨不能愁得半宿睡不着。


分明科考中的制帖诗只要过得去便可,从前也没见他老师这么看中这些东西,怎的现在突然就开始逼他写诗了?


然后周秀才打量了他半晌,突然提起他先前在佥事府时,早晨跟着周武练功夫的事,索性又给他在睡前排了半个时辰的射术课,还美其名教曰习君子六艺。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君子六艺的学习效果拔群,穆空青果然每日沾床就睡,再不存在什么愁绪。


不过,穆空青嘴上抱怨归抱怨,该做的功课却是一样也不曾落下。


他老师的标准提高了,穆空青的水平自然也在飞速提升。


不仅是每日要做的文章,还有一些经史典籍的记诵也是。


文章写多了,难免会有重复用典的时候。


若是十天半月写一篇,重复用典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若是一天一篇,再这么写下去,便是老师不提,自己也会觉得臊得慌。


更别提周秀才出题的方式千奇百怪。


科考中常见的截搭题就不说了,诸如“黄花如散金”等偏冷,又误导性极强的题目,周秀才也没少拿出来。


此外,院试除了四书文、杂文、策论、制帖诗之外,还多了律法一题。


院试的律法题难度自然不必乡试、会试那样,须得考生断案做判。


通常便只是给出一例案例,叫考生写出相应律令。


说起来,同帖经题其实相差不大。


这样主考记诵的题目于穆空青而言不是问题。


只是周秀才道,若是他不想此生止步于一个秀才功名,那么律法和数术,也是早晚都要学的东西。


横竖他现在都开始学习律法了,不若就顺带着多学一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