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工业中华 > 第392章 北方的种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2章 北方的种子

  工业中华

轮船上升起了浓浓的黑烟,缓缓驶离了码头,左宗棠站在码头上抬眼看着渐渐远处的船队,这个秦烈风总是有着太多的意外,此番远赴瑷珲城,那边这个季节,即便是大河也早已封冻,为何还要带着这么大的船队?


他琢磨了一下,忽然开口问道:“雪岑如何看这位知难而进的秦总督?”


他自然不是问秦铠,而是问的身边另外一位锦衣矍铄的老者,方才送行之时,这位老者并未出现,此人穿着虽是普通的很,此刻却站在左宗棠的身边,这举止气度相比名震天下的左大帅,这位正是刚刚进京接管兵部尚书之职的彭玉麟。


这位的名头,可是丝毫不在左宗棠之下,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之列,他除了兵略出众外,在诗词、绘画上更是名动天下,人称“雪帅”!


“季高兄,这秦铠船上装的东西,我想你肯定也猜不到,”彭玉麟远眺北方的河道,除了船队腾起的浓浓黑烟外,已然看不到任何船只的影子。


“哦······”左宗棠刚才还在琢磨这支船队来的,没想到这里却有答案,自然是多了几分好奇之心,略一思考便说道:“雪岑,若非你这么说,我定然认为这船上所装尽是军械、火炮,现在想来必定不是这些东西……难道是金银、货物?”


彭玉麟听了也是哈哈一笑,“季高兄,这你也把秦烈风看的太俗了点吧,这船上正好有我家一位子侄,昨日偶尔遇见,我才知道,这位秦总督带着这么庞大的船队,整船装的竟然都是一种东西——种子据说在北方苦寒之地也能种植······这点,我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左宗棠显然是大感意外,这位秦总督非但要去北方勘边,还要去北方种田…···这位的兴趣和爱好还真是不寻常,琢磨了片刻也无法想透彻,哈哈一笑,也不再多琢磨了,“果然有些豪杰本se,我听说赵烈文弃官十年,竟然也投在他手下!”


“赵惠莆,也就曾侯当年能让他倾心相投,这秦铠除了军略外,却有些特异之处!看来我们可以坐等捷报了!”两人相视哈哈一笑,携手而回。


秦铠自然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为两位名臣口中的谈资,对于雪帅彭玉麟,他自然也是久仰大名,若是早知道这位也进京了,免不得找个机会拜见一下,不过此时,他却在船上一道道发布着。命令。


这船队携带着惊人数量的种子,其中有北方原本就在播种的玉米、大豆和小麦也有这时代北方并未种植的土豆、甜菜等,农业是立国之本,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这8成以上农民的国度,而北方这片农业的处女地正是让秦铠最感兴趣的地方。


但是他带去的可不仅仅是农业的种子,还是工业的种子、教育的种子!


二月的天气,越往北方温度的变化就越大,在天津卫换乘上南洋水师庞大的补给舰“湛江”号之后,船队迅速向东北方驶去,沿着海岸线航行了一天半之后,远处一座并不怎么显眼的府县依然出现在眼前。


营口······中国最北方的通商口岸不过因为贸易并不热门,往来这里的外国商船并不多,老外对于东北感兴趣的只有毛皮,不过那些东西,在营口也很难采购到足够船运的数量,所以这里的贸易并不繁荣。


只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营口港的贸易明显的出现了回升,大批悬挂着红se旗帜的南洋海运的货船源源不断从外面运进大批的机器和原料,不过这些商船都拿着璐广总督衙门的公文,这让营口港收厘金的小吏颇有微词不过谁可也不敢拿脑袋来跟一个封疆大吏作对。


而今天,又一支庞大的船队出现在营口港内,这让负责收厘金官员兴奋了半分钟,不过他们立刻发现了,来的还是那个该死的马尾海运···…看来这外快又泡汤了!


从营口沿着辽河而上,很快,辽河上一处巨大、工整的码头显然得到了秦铠的侧目,这正是章奎在辽阳的杰作之一——辽阳码头,除了安装了简单装卸机械,而且在码头上还建起了很大的仓库很快,大批货物从船上开始装卸,而在码头上,出现了一大批劳力。


这正是秦铠辽东之行的第一站,作为正在积极拓展的未来重工业基地,他自然是十分的重视对于章奎,他还是十分放心的,而事实上,在往北方就没有其他可以停泊的口岸了。


而辽阳府,就是南洋体系在北方深深植入的一个基点,总兵府内,章奎正拿着一沓子纸张向秦铠报告着最新的工业进展,鞍山钢铁厂的推进稳妥而又迅速,这让秦铠颇为满意。


“章奎,这辽阳府所辖地方可不小,好好经营······我这次带来了大批的种子,我给你留下大部分,甜菜和土豆,依照我的观点可以进行大范围的种植,而且产量相比杂粮要高的多,你好生安排!”


“老师,这可太好了,我刚从朝鲜又拉来几千农民,正愁这些家伙可能没事干呢1我考虑和越北采用一个模式,建立屯田的模式,分配土地给高丽棒子太浪费,只需支付粮食和给予他们居住点,这条件在朝鲜那边已经是很好的了!”


对于章奎这厮的精明头脑,秦铠实在是十分的满意,这边的事情就放手让他去做,毕竟什么样的模式适合这里,他或许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让章奎依照自己的思路来处置,从各方面考虑,那也是更为出se的办“辽阳的人口有多少?”人口那是一切的基础,秦铠自然关心这“土著和移民来的汉民一共30余万人,此外去年到现在,一共从越北、朝鲜和关内一共新移民7万人,暂时能满足铁矿山和鞍山钢铁厂的人力需求!”


秦铠点点头,一招手叫进来两个年轻的学生,笑着说道:“章奎,这两位是南洋学院的学生,陈善和邱刚,他们又一个小组,30名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辽阳开办新学,今后就直接归属你调遣!”


这是秦铠此次出关到东北的一桩重要措施,知识无疑才是最重要的发酵剂,民智,那是他最想开发的东西,只是这民智的开发,绝不是一早一夕能成事的,所以,他计划依托辽阳为根基,拓展北方的教育。


当然,大张旗鼓的搞新学……在这片还不属于他管辖的土地上,那绝对不是个好主意,估计自己前脚一走,当地的官员就把这新学给取缔了,毕竟这时代科举才是读书的唯一正途。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在辽阳的这个根基,所有秦铠毫不犹豫在这里投入大把的人力,而资金方面,更是全力支持,经过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中,最优秀的那一批,将会送往广州,接受更先进的教育,而这些经过南洋体系积淀的学生,日后必将成为这北方之地上的核心层。


听完秦铠交代的新学事宜,章奎对于自己这个老师不呆在广州,却要跑到北方这苦寒之地来,也是十分奇怪,现在这季节,辽阳的已然是冰天雪地,而在这样的气候中,即便是想向北方赶路,那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教官,你这次勘边可需要我出力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