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略项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战略项目

  燃烧的海洋

能够说,这是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


要知道,海军的建设周期非常漫长,即便中国海军已经过了积累期,进入了高展阶段,但是要想在短短几年之内追上美国海军,仍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就拿舰队来说,中国根本不可能在几年之内造出足以追平美国海军的战舰,也就不可能在舰队规模上过竞争对手。


作为海军将领,牧浩洋非常清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在第三次世界大战迸的时候,中国海军依然只有八艘航母,那就没有丝毫胜算。


当然,到时候肯定不止八艘航母。


“c3”项目已经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获得批准,第一批四艘“c3”级航母将全部在二零四五年底之前开工,估计在二零四八年下水,在二零四九年底到二零五零年六月底之间服役。此后,中国将以每两年四艘的度建造“c3”级航母,到二零四九年底之前开工建造十二艘,而“c4”型航母估计在二零四九年底完成设想,在二零五零年底或者二零五一年初开工建造。也就是说,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五五年迸,中国海军将拥有二十艘大型航母,另外还有八到十二艘航母正在建造。与此同时,其他战舰的建造工作也将同步进行。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海上力量。


要知道,到二零四五年的时候,美国也就只有十五艘航母。


问题是,只需中国加快造舰度,美国就会跟进,以至会以更快的度建造航母,保持海军的领先优势。


十一月初的时候,牧浩洋就收到了李明阳提供的情报,美国海军已经向国会提交了建造四艘“纽约”级航母的计划,而美国国会在审议的时候,很有可能把建造数量由四艘增加到六艘。


原因很简单,到时候美国当局肯定知道中国已经一口气开工建造了四艘航母。


果真如此的话,到二零五五年,美国海军将拥有二十八到三十二艘航母,并且有十六艘航母在建。


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方面是,规模巨大的造舰计划肯定会拖垮美国经济,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建设形成负面影响。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打响,那么再过五到十年,也就是在二零六零年到二零六五年之间,美国的国防开支就将占到联邦政府总开支的百分之六十,美国联邦政府也将因而破产。


坏的方面是,这种情况肯定无法维持下去,美国肯定会在破产之前引战争,或者说是在掌握了军事优势的情况下引战争,而中国只需想保持经济平稳展,而不是一心穷兵黩武,那么在海军建设上就永远无法赶美国,也就不可能在战争初期获得优势,必然处于被动之中。


从策略上讲,与美国比拼建造战舰,明显是下下策。


为此,牧浩洋在增加造舰规模的同时,还得想其他办法来抵消海军实力的差距。


电动运输机,就是牧浩洋想到的办法。


准确的说,应该是大规模展高效益战略空运力量来取代海运,从而降低海军的作战负担,来提高海军的作战效率。


由此可见,大型电动运输机是一个战略项目。


按照牧浩洋的设想,如果大型电动运输机能够研制成功,而且总体成本达到了他的预期设想,战略空运就能部分取代海运,海军也就不用死死盯住战略航线,能够在其他方向上投入更多兵力。


从战术层面上看,战略空运力量也是支持本土外围防线的主要支柱。


如果中国不得不在第三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战略防御态势,那么本土外围防线就将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说得简单一些,只需队能够守住本土外围防线,确保本土不遭受军事打击,中国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战争动员,把战争潜力全部挥出来,在总体实力上全面越美国。如果守不住本土外围防线,美国的战略轰炸就能打垮中国的战争基础,使中国丧失反击能力。


在这个时候,战略空运必然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说,正是该项目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牧浩洋才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而且提前进行了战略部署。


从根本上讲,牧浩洋是打算用一场技术带动的军事**来消除中美的实力差距。


为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牧浩洋在大型电动运输机项目上耗费了大量精力,以至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多次间接过问该项目的进展情况,还多次前往西飞集团与衡泰集团视察工作。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牧浩洋是小题大做。


作为总参谋长,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而装备展只是其中之一,没有理由为此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只是,处置后的角度来看,牧浩洋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他的眼光。


第一百一十四章战略项目


第一百一十四章战略项目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