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四十四章 恢复性扩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四章 恢复性扩充

  燃烧的海洋

可以说,中国海军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多用途驱逐舰。


前面已经提到,“昆明”级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大部分是基本设计引发的,根本无法通过后期改进解决。在对日战争中,“昆明”级的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如果不是日本海军过于窝囊,恐怕中国海军要尝到很多苦头。因此在二零三五年底,海军就提出建造一种全新的驱逐舰来取代“昆明”级。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加上“昆明”级才服役不到十年,海军的宏伟计划没能实现。


要知道,在海军中,驱逐舰占到了大型战舰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一下更换数十艘驱逐舰,耗费肯定非常惊人。


从经济角度出发,只要已有的驱逐舰还有改进余地,就不应该淘汰,而是应该尽量通过改进延长服役寿命。


别说中国海军,在美国海军中,一些“伯克”级驱逐舰已经服役了三十多年。


正是如此,到了二零三八年,在军费开始恢复性增长之后,牧浩洋才批准了由海军司令部提交的新一代驱逐舰研制计划。


除了海军,空军的需求也非常惊人。


虽然j-30在对日战争前就已量产,但是到战争结束时,总参量不到八百架,没能全部取代j-20。在二零三六年与二零三七年,空军只采购了七十二架与六十架j-30,主要是为了维持生产线,避免高级技术工人流失。


按照空军在二零三八年初提出的要求,j-30的总采购量将达到一千六百架,除了取代大约一千二百架j-20之外,还要取代六百架j-22。如果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即j-31没能按时量产,j-30的采购量还将增加,才能按时取代已经达到服役寿命的j-22机群,把空军机群总规模维持在三千架左右。


作为高端战斗机,j-30的采购价格高得惊人。


如果用j-30取代j-22,费用肯定非常吓人。


为此,牧浩洋增加了j-31的研制费用,而且批准了空军的部分采购计划,即在j-31量产之前,用j-30以二比三的方式取代j-22。


关键就是,j-31能否顺利量产。


这种多用途战斗机原本计划在二零三九年完成试飞,在二零四零年量产,结果受全球自然灾害影响,研制工作拖延了两年多,预计要到二零四二年底才能完成试飞,能在二零四三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就很不错了。


所幸的是,美国的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也受到了拖累。


到二零三八年初,yf-52与yf-53的竞争试飞工作还没结束,预计要到二零四零年底才能确定最终方案,能在二零四五年实现量产就非常不错了,其总体进度比j-31项目晚了大约两年。


此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j-30已经有了出口销售记录,因此可以通过出口来扩大生产规模,分摊研制经费,降低采购价格。更重要的是,得益于j-30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的突出表现,已有数十个国家对这种新式战斗机表现出了兴趣,只是真正买得起的没有几个,毕竟j-30是代表了最新军事科技成果的第五代制空战斗机。当然与f-44相比,j-30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是j-30是中型制空战斗机,而f-44是重型制空战斗机,因此j-30的售价比f-44低,而实际作战能力却差不了多少;其次是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中,j-30的表现更加突出,而f-44的表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最后是中国军火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而且中国企业在后期服务上做得更到位。


综合这些因素,j-30在国际市场上击败f-44绝对不是问题。


别的不说,在二零三八年中期,法国就代表欧盟向中国提出引进j-30的技术,希望在军事航空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虽然这多多少少有政治作秀因素,但是法国此举,等于抬高了j-30的身价。


要知道,三十多年前,中国还在努力争取从法国购买战斗机呢。


当然,空军最大的装备项目是战略轰炸机,只是受技术限制,被牧浩洋列入了“长远战略规划”,没有在二零三八年的空军装备采购与研制预算中占据主要地位,最快也要到二零四零年之后才有实施的可能性。


因为战斗机项目占用了过多的经费,所以空军的其他项目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比如战略运输机项目在二零三八年获得的拨款就只有一千多亿元,仅能采购八架,研制拨款还不到一百亿元,仅能确保新项目不至于下马。按照牧浩洋的规划,要到二零四零年之后才有足够的资金扩充运输机群。


当时,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空军,而是来自陆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