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十三章 最后一根稻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三章 最后一根稻草

  燃烧的海洋

别的不说,在埃及主力部队的威胁下,以色列国防军不得不放慢撤退行动,让西边的六个旅继续坚持下去。如果继续收缩防线的话,那么在东面的以军就将失去转圜空间,也就不可能顺利撤走。


可以说,当时以军甚至做好了放弃六个装甲旅的准备。


问题是,六个装甲旅又能顶住第二装甲师与第二十四步兵师吗?


要知道,在第二装甲师与第二十四步兵师到达之前,这六个以军装甲旅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根据以军的作战记录,当时在前线作战的坦克只能分到六枚炮弹,而且主要是破甲弹与榴弹,穿甲弹已经所剩无几,只能配发给王牌坦克手。更严峻的是,六个旅的燃油也快用尽了。在防御作战中,以军甚至把一些坦克埋在了沙地里,充当固定火力点使用,从而让王牌坦克手获得更多的燃油。除此之外,大批急待后送的伤员也是个严重问题,很多重伤员甚至得不到及时救治。


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连步兵手里的弹药都不多了。


在撤退的时候,为了防止物资落入敌人手里,以军不得不炸毁了几初补给站,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带走所有物资。


当时,六个旅还能作战的官兵只有一万四千人左右。


在弹药急缺的情况下,要想挡住两万五千名斗志、士气都极为昂扬,而且绝对不用为弹药发愁的埃及jūn_rén ,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当时,就有两名旅长让警卫把军旗送了回去。


这表明,他们根本没有想过活着离开战场。


中午到来之前,这两个旅就被埃军歼灭,成百上千的以军战死沙场,更多的以军官兵则是在弹尽粮绝后做了俘虏。


下午四点不到,另外四个装甲旅被彻底击溃。


准确的说,除了一些徒步逃离战场的以军官兵之外,这四个装甲旅全军覆没,上千辆坦克、战车、军用车辆因为燃油耗尽被以军抛弃在战场上。因为埃军的推进速度非常快,所以以军甚至来不及炸毁抛弃的主战装备。也正是在这个战场上,埃军缴获了第一辆完整的“梅卡瓦6”型主战坦克。因为后来还缴获了更多的以军主战坦克,所以这辆“梅卡瓦6”没有运往中国,而是送到了埃及的军事博物馆。


西线崩溃的时候,三号公路上的局势也变得岌岌可危。


下午两点左右,第三集团军在收拾了战场,对还能战斗的部队进行临时整编后,继续按照戚凯威的部署向北推进。只是在该方向上,以军的四个装甲旅还有足够的战斗力,弹药也不是很紧缺,所以第三集团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两个小时内只前进了不到二十公里,没有对以军构成致命威胁。


只是,情况并没有因此好转。


四点半左右,第三集团军的装甲突击集群到达了古赛迈附近。虽然比戚凯威要求的晚了大概半个小时,但是总算是在天黑前赶到。更重要的是,古赛迈只有一个以军旅,而且是预备役步兵旅!


发现以军防御空虚后,第三装甲师师长立即下达了进攻命令。


天黑前,埃军装甲部队突破了以军防线,攻入古赛迈城区,准确的说是镇区,因为古赛迈只是一座人口不到五千的小镇,而且绝大部分居民在以军到来之前就已逃走,根本算不上城市。


攻进去之后,埃及指挥官吓了一大跳。


城镇里,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军事物资,光是用铁桶装载的燃油就有上万吨,还有数千吨弹药。


虽然早就有情报表明,古赛迈是以军的后方物资储运中心,但是连戚凯威都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物资没有及时运上前线。


埃军指挥官没有耽搁时间,一面命令部队肃清残敌,一面下令销毁所有无法使用的弹药等物资,一面让坦克战车把油箱灌满,最后还下令一把火烧掉了所有无法装载、也暂时用不上的燃油。


显然,埃及指挥官没打算死守古赛迈。


在他西边,至少有二十万以军,而他手里只有不到五千人。即便古赛迈是军事重镇,也不见得守得住。更重要的是,古赛迈周围都是空旷的沙漠,根本没有守卫的价值,也根本守不住。


这样一来,毁掉作战物资,才能不落入敌人手里。


对以军来说,这却是不折不扣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压垮以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以军还指望撤退到古赛迈,然后退回国内。现在就算撤到古赛迈,也不可能退回国内,至少那些主战装备不可能回到国内,因为剩余的燃油,已经不足以让上万辆以军坦克、战车与军用车辆返回国内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