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五十七章 战争决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七章 战争决议

  燃烧的海洋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的观点,即速战速决。


根据牧浩洋的判断,最多三个月之后,就能获得登陆日本本土的机会,也就有可能把战争时间控制在半年左右。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三个月的战略轰炸,不足以彻底打垮日本。


也就是说,如果在开战三个月后登陆日本,地面战争肯定会打得非常惨烈,而且日本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向美国求援。如果地面战争也如同牧浩洋预料的那样发展,日本则有可能在开战半年后宣布投降。


这正是黄峙博最担心的结果。


正是如此,牧浩洋提出了战略封锁,即推迟地面战争,让日本在战略上做出误判,认为中国没有决心登陆日本本土,也就有理由继续坚持下去,为二零三七年、或者二零三八年的战略反攻创造机会。


当然,战略封锁的主角仍然是海军。


只是,除了舰队之外,潜艇将是最主要的参战力量。


在这里,牧浩洋明确提出,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无限制潜艇战”的危害性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即能够准确辨认出伏击目标的性质,避免在进行战略封锁的时候,误伤其他国家的舰船。如果有足够的情报支援,还能做到精确的定点清除,即只拦截运送关键战略物资的运输船只。


至于封锁时间,牧浩洋只给出了一个概略答案。


以日本的战略储备量、以及战争时期的消耗与生产效率计算,日本在战略封锁下最多能坚持两年半。如果在此期间进行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且重点打击日本的战略储备资源,还能缩短到一年半左右。


也就是说,封锁开始后一年半,日本将弹尽粮绝。


到此,战局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日本当局做出明智选择,与中国签署城下之盟,二是一亿多日本人集体“玉碎”,死撑到底。


如果是前者,中国就应抓住机会,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果实。


如果是后者,就到了第四阶段,即登陆日本本土。


按照牧浩洋的估计,地面战争不会太轻松,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主要问题是确保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


为此,牧浩洋提出了一套方案,即在战局明了之后,说服盟国参战。


当然,这是政治话题了。


黎平寇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只是同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会考虑牧浩洋的建议。至于什么时候才算时机成熟,在牧浩洋看来,只要日本率先扩大战争规模,比如向美国求援,那么中国就有理由做同样的事情。


事实上,牧浩洋提出拉盟国参战,正是针对美国。


至于盟国能在战争中做多大贡献,牧浩洋没有抱多大希望,也没有必要让盟国分担主要作战任务。


按照他的估计,地面战争最多持续半年。


以中国陆军的实力、加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以及仅次于美国空军的第二大战略空运力量,地面战争只是夺取胜利果实的最后一步。


牧浩洋介绍完战争计划后,会议进入政治讨论阶段。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开战理由。


黎平寇说得非常透彻:如果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就无法阻止美国参战,也就无法彻底击败日本。


在牧浩洋看来,黎平寇的担忧有点多余。


别的不说,在中日为战争做准备的时候,美国没有加快军备步伐,也就没有可能为了日本与中国爆发全面战争。


可是必须承认,美国有参战的法理基础。


别忘了,日本仍然是美国的盟国,与美国的同盟条约没有作废,美国有保护日本本土安全的义务。


即便美国总统不愿意参战,美国国会也有可能迫使总统出兵。


要想阻止美国参战,就得找出一个十足的理由。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唯一的理由就是日本秘密研制核武器,而且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离拥有核武器只有一步之遥,或者已经制造出了核武器。原因很简单,在美国的法律体系中,“华盛顿条约”的地位高于“美日同盟条约”,而且美国与日本同盟的基础是两国间的隶属关系,而最基本的就是日本不能打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确立的基本宪法,其中又明确规定日本不能拥有核武器。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日本拥有核武器,美日同盟关系就自动瓦解了。


问题是,如何获得这个先决条件?


可以说,这两年来的对日核查,就是在为此努力。可惜的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扰与阻挠下,核查只是走走过场,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最后,黎平寇采纳由杜小蕾提出的建议:对日战略禁运。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