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六章 高不成低不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六章 高不成低不就

  燃烧的海洋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对这种战舰并不感冒。


从某种意义上讲,“昆明”级只是为了取代“成都”级而建造的,关键就是采用了核动力系统,达到与核动力航母同等的续航能力,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伴随航母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执行作战任务。


也正是如此,“昆明”级只建造了八艘,分别配属给四艘“昆仑山”级航母。


在“长江”级航母战斗群群里,充当主力的仍然是“成都”级驱逐舰。


“昆明”级存在的缺陷,让海军在二零三零年发出新的标书,为建造先一代多用途驱逐舰拉开了序幕。


只是,招标工作到二零三二年中期都没能完成。


原因只有一个:海军提出了绝对不算低的战术要求,却希望尽量压低建造成本。


按照海军提出的要求,新一代多用途驱逐舰也将采用与“台湾”级类似的设计方式,以便适应不同的作战任务。与巡洋舰不同的是,新一代驱逐舰并不要求具备完善、全面的作战能力,而是根据不同的任务有所侧重。比如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火力投送能力要达到与巡洋舰同等的水平,却不要求具备完善的区域防空与反导作战能力;在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时候,则不要求具备完善的对地打击能力。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将以舰炮模块为主,而在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时候,则以导弹垂直发射模块为主,如果需要执行反潜任务,则以搭载反潜飞机为主。


问题是,即便如此,建造成本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拿防空作战型来说,即便取消所有大口径电磁炮,也仅能减少大概一百八十亿元,而其他的模块,比如导弹垂直发射模块与电子模块将与巡洋舰一致,而最基本的动力等模块更是不会有任何降低。


按照几家造船厂提供的标书,新一代驱逐舰在大批量建造的情况下,成本也在六百亿元以上。算上造船厂的最低利润率,以及初期设计与研制费用,新一代驱逐舰的采购价格不会低于八百亿元。


对海军来说,这显然难以接受。


要知道,“台湾”级的批量建造价格也就八百八十亿元。


与巡洋舰相比,新式驱逐舰在成本上的唯一优势,就是长期使用的投入费用相对较为低廉,而且在后勤保障上更加容易。比如采用通用武器模块之后,就能同时为驱逐舰与巡洋舰建造模块。


牧浩洋了解这些情况的时候,新一代驱逐舰还在项目审议阶段。


显然,即便立即选择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在二零三五年之间完成第一批驱逐舰的建造工作。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如果能在二零三二年底之前确定建造方案,到二零三五年的时候也只能完成船台建造工作。


结果就是,在中国海军中,没有全能型的多用途驱逐舰。


虽然在某些战斗力上,“昆明”级不比“朱姆沃尔特”级差,但是在综合战斗力上,受排水量限制,“昆明”级远远比不上美国的同级战舰。特别是跟第二批次“朱姆沃尔特”级与肯定能在二零三五年服役的ddg-x级相比,“昆明”级的持续作战能力相差太远,最多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过渡型战舰。


事实上,如果不是用来取代“成都”级,“昆明”级很有可能被归为护卫舰。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海军在完成了第一批“台湾”级巡洋舰之后,追加建造第二批八艘的主要原因。


在驱逐舰无法撑起半边天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只能加大巡洋舰的建造数量。


要知道,算上四艘“北京”级的话,中国海军能在二零三五年获得二十艘巡洋舰。到时候,部署在印度洋的两支航母战斗群最多需要四艘“北京”级巡洋舰,十六艘“台湾”级都可以部署在本土。如此一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每艘“昆仑山”级配备四艘,从而弥补驱逐舰不足产生的问题。


从综合作战能力上讲,四艘“台湾”级肯定超过了“二加二”。


正是如此,“昆明”级的问题,并没有影响到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反而给巡洋舰留出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只是,在舰队中,巡洋舰与驱逐舰的主要职责都是防空与对地攻击。


在至关重要的反潜作战上,巡洋舰与驱逐舰都存在一些性能缺陷,而且受昂贵的造价限制,也不可能成为反潜主力。


正是如此,远洋护卫舰成为中国海军辅助战舰中的“第二主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