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八十七章 轰炸进行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七章 轰炸进行时

  燃烧的海洋

因为在前进的j-11c突击时,为了避免遭到攻击,在土噶喇群岛上空活动的e-3g做了紧急规避,而在九州岛上空的e-3g离中国空军战斗机的突击航线又有四百公里左右,所以在接敌的时候,f-22a没有办法得到e-3g的有力引导,只知道敌机的大概方位,无法利用预警机提供的战术信息。


也就是说,不管这些f-22a去对付j-11c,还是去拦截h-6x,都得使用火控雷达。


之前的战斗早已证明,只要f-22a使用火控雷达,其隐身能力就将荡然无存,中国空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至少能确定其大致方位,为战斗机提供最基本的战场信息,避免战场单方向透明。


结果就是,在f-22a启动火控雷达的时候,马上暴露了行踪。


当时,这批f-22a的任务不是去拦截j-11c,而是去搜索跟随在j-11c后面的轰炸机。


在预警机的探测范围有限的情况下,f-22a的探测能力成为日本空中自卫队掌握战场信息不可否缺的手段。


只是,这批f-22a没能探测到轰炸机,就与j-11c遭遇了。


前来对付f-22a的不是直掩战斗机,而是刚刚完成侦察任务的j-11c。


从战场局面来看,这批j-11c离f-22a机群最近,因此被派去执行拦截任务,阻止敌机靠近轰炸机群。


此时,已经是五点三十分左右了。


虽然j-11c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在此之前用光了电磁火箭弹,结果f-22a在视距外抢先发起攻击。


紧接着,增援的f-22a机群到达。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局势发生了转变。


增援的三个f-22a中队在接敌的时候,也启动了火控雷达,开始锁定目标。发现日本增援战斗机到达后,执行直掩任务的j-11c机群立即加速投入战斗,而且按照标准作战程序使用了电磁弹药。


以当时的情况,j-11c使用电磁火箭弹不是为了击落f-22a,而是为了削弱隐身差距产生的影响。


如果没有电磁武器提供的干扰,j-11c在与f-22a进行对等空战的时候,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根本没有机会靠近f-22a。依靠强大的隐身能力,f-22a能够在视距外向j-11c发起攻击。


中国空军为制空战斗机配备电磁火箭弹,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只是,这轮电磁火箭弹攻击收到了几个意外战果。


当时,首先投入战斗的f-22a已经占据上风,在视距外空战中用aim-120d击落了十多架j-11c,而j-11c连反击都办不到。只是作为防御一方,日本战斗机没有退路,必须尽快干掉拦路的j-11c,才能及时发现逼近的轰炸机群,引导后续到达的战斗机进行拦截,确保舰队不会受到攻击。


结果就是,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f-22a主动向j-11c机群逼近。


也就在即将进入格斗空战阶段的时候,直掩的j-11c机群投入战斗。


更要命的是,增援的f-22a机群也是从三个方向上进入的,而且沿着第一批f-22a的航线飞行。


当第一批电磁火箭弹引爆时,至少有七架f-22a被击落。


两分钟后,又有三架f-22a在电磁火箭弹的爆炸声中坠入大海。


只有两架f-22a及时退出战斗,离开了电磁火箭弹的打击区域,才没有成为电磁武器的牺牲品。


因为在夜间作战,所以中国空军没有把这十架f-22a记入战果。


此时,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虽然电磁武器严重削弱了f-22a的制空优势,使得增援的f-22a无法充分利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只能被迫与j-11c进行格斗,但是f-22a的数量劣势并不明显,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肯定能够击败j-11c。


只是,留给日本战斗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增援的f-22a与直掩的j-11c遭遇时,已经是五点三十八分了。


空战地点离第三护卫群不到四百公里!


h-6x机群就在直掩战斗机后方大约五十公里处,如果不是战术侦察情报不太精确,需要给反舰导弹留出进行机动搜索的空间,不然h-6x已经在直掩战斗机投入战斗的时候发射了导弹。


空战中,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j-11c再次使用电磁火箭弹,e-3g的支援能力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情况,所以在空战打响后不久,四架j-11c按照侦察机提供的信息,再次向第三护卫群所在海域发起突击。


按照安排,这四架战斗机将为攻击行动提供及时战术信息。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为反舰导弹指引目标。


因为离得已经足够近,第三护卫群不可能在半个小时内逃出反舰导弹的打击范围,所以h-6x机群没有等待战术j-11c再次提供战术信息。


五点四十分,从正西面突击的h-6x机群的领队长机率先发射了反舰导弹。


针对第三护卫群的打击行动进入关键时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