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难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难辨

  燃烧的海洋

这个时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无策。


只是,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根据战后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经向五角大楼与白宫提出建议,在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


虽然在这个建议中,博茨曼明确提到,只在志愿军突破了三八线,在韩国境内集结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才使用战术核武器,而且投掷地点在韩国境内,打击对象也是在野外集结的作战部队,但是别说国防部长觉得博茨曼疯了,连林德伯格都认为,博茨曼不是要打赢战争,而是要挑起一场世界大战。


美国有核武器,中国也有核武器!


虽然博茨曼有所顾虑,比如没有建议在朝鲜境内使用核武器,避开了城市与平民密集的西部地区,但是谁都知道,核武器绝对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如果用核武器对付志愿军,中国就有足够的理由用更多的核武器对付联军。


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武器就不再是“武器”。


在五个核大国,以及随后加入核俱乐部的以色列、南非、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国的核战略中,核武器只是一种以威胁为主的象征性装备,只有到了国家生死存亡攸关的时刻,才有机会用到。问题是,只要拥有了核武器,国家的战略安全就有了保证。数十年来,即便在美国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的情况下,使用核武器都是一个非常忌讳的话题,而且美国也从来没有在二战后使用过核武器。


毋庸置疑,博茨曼绝对是个战争狂人。


真要按照他的意思,恐怕第二次朝鲜战争将成为世界毁灭的导火索。


万幸的是,决策权不在他手上,而有资格决定使用核武器的美国总统并不是疯子,也不是战争狂人。


也就在这个时候,战场局面出现转折。


先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试探性的打过三八线之后,没有继续推进,而是退回到军事隔离区北面。虽然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就此罢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直在向南派遣侦察部队,而且不时炮击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韩军,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甚至导致一个韩军步兵营在没有正面接触的情况下被炮火击溃,但是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发动像样的进攻,也没有对三八线南面的联军前沿机场构成严重威胁。


重要的是,在西线战场上,志愿军攻打开城的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


虽然从二十九日上午开始,开城守军就陆续向志愿军投降,一些初上战场的韩军连队甚至在初次交火之后,就向志愿军交出了武器装备,仅仅在二十九日白天,就有超过一百个连的韩军投降,韩军战俘塞满了数百辆卡车,但是志愿军没能攻占整个开城,甚至没能控制至关重要的火车站。


按照联军司令部的评估,以志愿军的进度,最快能在十一月一日攻占开城。如果联军的空中打击没有受到影响,那么志愿军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三日才能攻占开城。如此一来,志愿军最快也要到十一月上旬底才有能力向南推进。


这下,博茨曼终于松了口气。


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的官兵已经到达韩国,一些轻型装备也通过空运送了过来,只有无法空运的重型装备要到十一月六日才能送到,而两个主力师最快能在十一月七日完成整编,随即开赴战场。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联军能在十一月八日投入两个美军主力师。


与之相比,就算志愿军打下了开城,也不可能在十一月八日完全恢复战斗力,也就无法对美军构成威胁。


按照博茨曼的设想,联军最迟于十一月九日发起反击。


如果像他预料的那样,联军不但能够收复开城,还能从开城北上,咬住向北退却的志愿军,一路打到平壤。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联合**就是这么打过去的。当时,要不是志愿军在三八线上组织了金城反击战,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挡住了联合**,恐怕签署停战协议的地方就不是板门店了。


博茨曼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联军能够挽回败局,至少在局部战场上取得胜利。


只是,这个美好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


二十九日夜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志愿军的突击部队攻占了板门店,并且立即越过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境内。


这次杀来的不是侦察部队,而是规模不亚于一个师的装甲部队。


博茨曼收到消息的时候,志愿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汶山北郊,与守卫该地的一个韩军步兵旅干上了。


这绝对不是小事。


汶山是首尔的北大门,离首尔主城区不到三十公里,如果志愿军长驱直入,能在数个小时后打到首尔。


开城还没打下来,就向首尔进军,志愿军到底想干什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