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困难重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困难重重

  燃烧的海洋

吃柿子挑软的捏,专门打韩军确实是最佳方法,可是如何打、以及如何快突破联军的防线,却是一门学问。


只打韩军,不打美军,显然不可能。


联军把战斗力较弱的韩军放在后面,让美军顶在前面,一是担心韩军顶不住志愿军,二是便于美军快驰援。


守住防线的最佳方法不是全线防御,而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动反击。


只要受到攻击,联军就会在整条战线上寻找反击机会。


进攻中的志愿军能够顶住美军的反击吗?


这还不是戚凯威先考虑的问题,在此之前,他得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让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及时部署到位。


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非常明确,动进攻的时间窗口只有数日。


这个时候,志愿军的地面部队还在鸭绿江北岸!


虽然批动员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渡江,此外黄峙博争取来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已到达辽宁,能在二十四时之内开动,但是支持部队作战的后勤保障力量仍然没有部署到位,作战部队最多只能携带一周的战斗物资。


能在一周之内结束战斗吗?


戚凯威着手安排后勤保障的时候,军事情报局又送来一份情报,第二6战师已经到达元山,却没有开赴前线,而是在咸兴附近部署防线,仅有一个旅北上前往金策,与第一6战师会合。


这下,问题严重了。


联军把新锐力量放在战线后方,而不是取代一线作战部队,表明联军已经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想法,准备全线转为防御,迎接志愿军的挑战。


几个时后,军事情报局送来的第三份战场情报证实了戚凯威的猜测。


到达西线的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也没有取代第二步兵师与韩军第九装甲师,而是在平壤与顺川驻防,开始构筑第二道防线。


联军拉开阵势,构筑大纵深防线,肯定是为了防御。


只要联军的防线连成一片,志愿军要想通过一次战役扭转局面,就得一口气打到北纬三十九度线以南,收复平壤、顺川、咸兴与元山等重要城市,迫使联军向后撤退,然后才有机会组织第二次战役。


七天时间,未必太短了一点。


这个时候,黄峙博不得不亲自出面,替戚凯威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可惜的是,总司令出马,未必能够解决问题。


虽然在6风烈亲自打了电话之后,沈阳军区司令官拍着胸脯做出保证,及时把志愿军的作战物资送到鸭绿江对岸,而不是之前约定的北岸。但是把物资送到前线,就与沈阳军区无关了。


朝鲜境内的物资运送工作,由志愿军组织,人民军负责。


黄峙博从人民军司令部得到的答复是,打通从新义州、江界与惠山南下的铁路线,至少需要一个月,而修复公路线也需要十五天,前提是志愿军得增派数万名工程兵,提供上千台工程设备。


设备不是问题,随时都能解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木工程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设备,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几家工程设备制造厂。至于施工所需的水泥、钢筋等等物资,更加不是问题,只要打通运输线,就能送往前线。


关键是,黄峙博手里没有那么多工程兵。


别说志愿军没有,整个中国6军也就只有几万名工程兵,把海军、空军与二炮的工程部队算上,总规模也就十万出头。


要一口气派出相当于一个集团军的工程部队,显然不大可能。


无法修通铁路线与公路线,作战物资肯定送不上去。


现在可不是六十多年前,靠肩挑背扛就能完成物资运送工作。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消耗非常巨大,一个集团军一天就能烧掉数千吨燃油,用掉上千吨弹药,仅靠人力,动员一百万劳工也没法支持五个集团军。更何况,一些重要物资无法通过人力运输,更不可能从山间道送往前线。


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办法。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在战术上想办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