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量子理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九十二章 量子理论

  燃烧的海洋

做个简单的类比,就好像在核爆炸中,牛顿力学三定律不起作用一样。


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只是对于仍然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来说,还是花了好几年才搞明白。


当然,这也正好吻合了罗素提出的科技大爆炸理论。


说白了,就是人类提前了两百多年了解与掌握了空间能,科学发展规律被打破,提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此时的人类,就好像一群刚刚学会了生活的原始人突然进入了工业时代,发现到处都有火种,却对提高钻木取火的方法没有任何帮助一样。


当然,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因为量子理论是不可取代的物理学理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量子理论是横贯整个物理学的,而且也只有量子理论能够准确解释微观现象。从根本上讲,重力场理论仍然是宏观物理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宏观物理学现象。与广义相对论相比,重力场理论最大的突破是引出了空间能,并且把宏观物理学推广到了空间能领域。也就是说,重力场理论,实际上无法完全解释微观物理学现象,仍然需要量子理论加以完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重力场理论,实际上又是微观与宏观物理学理论之间的桥梁。


只是,这属于更加深奥的物理学理论了。


当然,在地球同步轨道加速器投入使用之后,物理学家很快就在量子理论领域取得了重大收获。


到二十一世纪末,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十多种微观粒子。


这些新的发现,逐步完善了量子理论,并且对一些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给了较有说服力的答案。


只是,离成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当时,物理学家已经发现,地球同步轨道加速器仍然太小了,仍然没有让物理学家见识到理论上一定存在的基础粒子。


所谓的基础粒子,就是最微小的、无法再分的粒子。


或者说,基础粒子是组成现有世界的根本物质,已知的所有物质,不管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是由基础粒子构成的。


那么,基础粒子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可惜的是,直到二十一世纪末,物理学家也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因为物理学家发现的微观粒子,实际上都可以继续分解。也就是说,这些微观粒子,实际上都是由更加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继续分解,就得依靠加速器,即让这些微观粒子以极高的速度碰撞。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国际量子理论研究会的物理学家提出,地球同步轨道加速器所提供的能量已经达到极限,仍然没有发现基础粒子,因此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出资,建造一座更大的粒子加速器。


当时,就有物理学家提出,绕太阳建造粒子加速器。


建造方式与地球同步轨道粒子加速器差不多,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安放上百万个加速结点,让被加速的粒子依次从这些结点间通过。因为规模大得多,所以科学家估计,能够在这台加速器里找到基本粒子。


问题是,这项工程的规模与实际花费,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的承受力。


要知道,在理论上,环日粒子加速器的建造成本是地球同步轨道加速器的一亿倍,甚至更多。


以当时的情况,恐怕人类联合起来也办不到。


结果就是,政治家都认为量子理论物理学家是些疯子,也就暂时没有把建造环日粒子加速器的事情放在心上。


必须承认,人类在这个时候,差点毁在了政治家手里。


要知道,这一耽搁,就是足足二十年。


对于分秒必争的人类文明来说,二十年几乎意味着毁灭与幸存的区别。


当然,也不能完全责怪政治家,毕竟人类的经济实力在二十一世纪末依然非常有限,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科研工程。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定,即在物理学领域,量子理论已经成了拦路虎。


能否在量子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将直接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够取得多大的科技成就。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量子理论上的限制,已经对人类文明的生活、生产、以及宇航探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下,就算有困难,也得上马了。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