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五十三章 谋略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五十三章 谋略家

  燃烧的海洋

这场大战,不但彻底打垮了美国,也打醒了西方世界,特别是一直沐浴在和平阳光之下的欧洲人,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捍卫其利益,任何弱小的国家都没有**生存空间。


只要欧洲人选择**,而不是依附于中国,那就必须谋求强大。


显然,欧洲人不会依附于中国。


如此一来,欧洲就必须发展强大,而发展强大的基础就是建立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也就必须实现统一。


客观的讲,只要策略得当,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之内,欧洲联邦就能以和平手段统一大陆上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必要采取武力征服手段,因为绝大部分欧洲人已经认识到,不统一就没有未来。


这个时候再来看黄瀚林的策略,就能发现,其实他已经让欧洲联邦服下了一剂毒药。


当然,这是一剂慢性毒药,不会立即致命。


有理由相信,欧洲联邦在参战前犯的错误,也就是二零五五年底,在列支敦士登全民公决后得到的错误信息,以及随即出兵斯洛伐克,都是中国的功劳,很有可能是中国情报机构的杰作。


在这个时候,欧洲联邦就迈出了错误的一步。


由此导致的致命后果就是,欧洲联邦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和平手段无效,用武力统一欧洲大陆也无不可。


当然,要让这个认识变成行动,需要一些动力。


黄瀚林在英国问题上的强硬立场,是第一动力,因为这等于在警告欧洲联邦,既然实力不够强大,就不要跟中国对着干。紧接着,在东欧问题上的让步,又是一个动力,或者说是诱惑力,既让欧洲联邦的野心家认为有机会迅速发展壮大,而且暂时不用担心来自中国的直接威胁。


这一推一拉,结果就非常明显了。


大战结束的第二年,欧洲联邦jūn_duì 就跨过了比利牛斯山脉,攻入伊比里亚半岛,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


虽然在中国的默认下,欧洲联邦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统一大业,把整个西欧都划在了版图里面,随后还征服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立陶宛、拉托维亚与爱沙尼亚,让俄罗斯割让了加里宁格勒,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征服之后,欧洲联邦已经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要知道,通过军事征服统一到一个政fu之下的几十个民族,绝对不会和睦相处。


更别说,在这个政fu里轮流坐庄的是法德意这三个主要邦国,其他大部分邦国都没有发言权。


这样的欧洲联邦,算得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吗?


也许,表面上很强大,可是,内在却极为脆弱。


问题是,欧洲联邦背上的还不止这一个负担,其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在到达第聂伯河之后停下来。


到此,就得提到黄瀚林与皮诺达成的第三个密约,即地中海问题。


虽然罗马帝国早就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但是每一个欧洲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永远也不会消亡的罗马帝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欧洲与中国历史差别最大的地方。


在历史上,真正统一过全欧洲的,就只有罗马帝国,而这个罗马帝国,被所有欧洲人看成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要不然后来也不会有第二罗马帝国与第三罗马帝国,要不然第二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也不会称自己为“恺撒”,要不然哈布斯堡王朝也不会以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而自居,要不然沙皇也不会把自己看成是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要不然也没有那么多欧洲史学家去研究罗马帝国。


相反,在中国历史上,统一了全国的王朝与帝国数不胜数,而且统治时间较长的就有好几个。如果从秦朝算起的话,中国的两千多年历史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统一在一个王朝之下,分裂的时间并不多。结果就是,中国人把统一当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不统一才是真正的不正常。


显然,在欧洲,统一是不正常的事情,分裂才是正常现象。


可以说,自拿破仑王朝之后,欧洲联邦是两百多年来,欧洲大陆上出现的唯一有可能统一整个欧洲,而且达到罗马帝国历史高度的国家。结果就是,欧洲联邦的野心极易在外界的刺激与引诱下而迅速膨胀。


黄瀚林的高明之处,就是用极其隐蔽的手段,悄然吹胀了欧洲联邦的野心。


这个手段,就是拿地中海做文章,准确的说是拿地中海南岸那几个信仰伊斯兰的阿拉伯国家做文章。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