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火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一十九章 火线

  燃烧的海洋

原因很简单,澳大利亚的人口总量与俄罗斯相当,而且人口结构更加合理,适合服兵役的公民比俄罗斯多了大概一千万。


问题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澳大利亚根本不可能扩大动员规模。


要知道,俄罗斯打了一年,才完成全民战争动员。在中国陆战队登上澳洲大陆前,大概在二零五四年十一月份,澳大利亚国会才通过了进行第三阶段战争动员的提案,正式实施则是十二月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的全面动员只开始了两个多月。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澳大利亚公民的战争积极性远不如俄罗斯,对服兵役的态度截然不同。


主要原因就是,澳大利亚也是一个移民国家。


与美国一样,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几乎被殖民者赶尽杀绝,剩下的一小部分也被严格限制在保留区内。在大战爆发前,澳大利亚的人口总量超过一亿,可是其中白种人只占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个比例,比美国还低。除了白人之外,澳大利亚的第二大种群就是东亚人,约占百分之三十一,然后是占比百分之十七的黑人、百分之九的南亚人与百分之五的伊斯兰教徒。


从人口结构上就看得出来,绝非所有澳大利亚公民都支持政府的战争行为。


事实上,战前的澳大利亚政治格局就能说明问题,即在过去二十年内,没有一届澳大利亚政府的民意支持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大多数时候都在百分之四十以下,澳大利亚的国内分歧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实际战争动员能力远不如俄罗斯。


全面动员两个多月,澳大利亚皇家jūn_duì 的总兵力只增加了两百万,而俄罗斯在参战后的两个月里就动员了三百万jūn_rén 。


没办法扩大动员规模,澳大利亚离战败就不远了。


当然,就算扩大了动员规模,以中国陆战队的推进速度,澳大利亚最多也就多坚持几个月而已。


二月二十一日,在八个充当预备队的陆战师到达之后,第二轮进攻开始。


有趣的是,当时充当预备队的八个陆战师才是真正的王牌部队,因为这些部队全部参加过攻打所罗门群岛的作战行动,其中两个师还全程参与,官兵的作战素质与实战经验远远超过后面组建的陆战师。


庞跃龙没有让这八个陆战师打头阵,也有他的道理:这些部队都过于熟悉传统战术,对新战术的理解还不够,而且在过去几个月里,没有接受过新战术的训练,实际作战力不见得比新组建的陆战师强多少。


要知道,中国陆战队的新兵训练周期在一年以上。


实际上,新兵期只有半年,也只需要半年就能让招募的官兵掌握基本战术技巧,接下来的半年全是协同作战训练,即在编入作战部队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战术训练。在二零五四年组建的二十个陆战师,全部进行了三个月到半年的空中进攻战术训练,协同作战能力超过了之前的陆战师。


对庞跃龙来说,这次进攻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手里有预备队了。


他的主要目的不是攻占布里斯班,而是围歼一百二十万美澳联军,因此有没有预备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个不同,即前沿部署的战术航空兵能够全程支援陆战队,不会再次出现在战役初期无法参战的问题。


只是,这次进攻的难度也增大了不少。


至少,美澳联军早就有所准备,不会再次措手不及。


很快,这就变成了现实。


当时,陆战队首先强攻布里斯班,而在二十一日当天,就有五个陆战师到达布里斯班附近,然后按照既成战术,开始构筑前沿阵地,一边包围布里斯班,一边修建野战机场,为后继进攻做准备。


可惜的是,陆战队没能如愿以偿的攻入布里斯班。


直到二十五日,陆战队还在布里斯班外面打转,用炮火轰击守军,呼叫航空兵轰炸守军防御阵地。至于地面进攻,已经被美澳联军打退了十多次,造成了大量伤亡,五个陆战师都有点吃不消了。


打到这个时候,美澳联军才进行了第一次有效抵抗。


第二百一十九章火线


第二百一十九章火线,到网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