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拖后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拖后腿

  燃烧的海洋

事实上,地面兵力与战略投送能力是交战双方都得面对的难题,而且是在战略层面上制约双方的主要因素。


相对而言,这两个问题对处于战略进攻的一方的影响更大。


比如,在战争爆发后,美军就受地面部队不足、以及战略运输能力不足影响,在多个战场上错失了扩大战略进攻的机会,最终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只能转为进行战略防御,以减轻战线上的压力。


现在,这两个问题落到了中国jūn_duì 身上。


回头来看中国在中亚的行动,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就能发现,中国jūn_duì 的所有行动都与运输能力有关。说得明白一些,哈萨克斯坦的最大价值,就是其铁路运输系统为中国jūn_duì 提供的帮助。


问题是,中国陆军正处于转型阶段。


从战术上讲,中国陆军的进攻行动不再围绕着地面交通线进行,而是把空运当成了主要的运输手段。


也就是说,战略空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陆军转型的重点。从价值上讲,这彻底颠覆了地面战争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陆军的战术体系。


牧浩洋与戚凯威都知道这次变革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所以都在努力推进变革,而没有因为战场形势需要放弃努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陆军能以多快的速度在战场上推进,主要就由空运力量决定。


问题是,在战争爆发初期,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就是还不具备支援陆军发动战略进攻的能力。


即便到二零五三年底,大型电动运输机的总装备量也只有一千架左右。


如果以支持十个集团军在前线作战,而且空运承担百分之四十的运输量,至少需要两千架运载能力为二百四十吨的大型电动运输机,或者是一千六百架运载能力为三百六十吨的大型电动运输机。


这下,问题出来了。


新式大型电动运输机要到二零五三年底才能投产,几家主要的飞机制造厂都在转产,即准备生产新式大型电动运输机,并没有积极提高dy-1型电动运输机的产量,或者说没有全力提高产量。


如此一来,最快要到二零五四年底,dy-1型与dy-2型的总量才有望突破两千架。


也就是说,要到二零五四年底,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才能支持陆军在某个战略方向上投入十个集团军。


当然,这是十分保守的估计,或者说是以第一阶段战争动员为准做出的评估。


到二零五三年底,中国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战争动员,国家全面进入战争状态,各类武器装备与战争物资的生产效率达到了设计值的百分之百,相对于在第一阶段战争动员的基础之上提高了一倍。结果是,到二零五四年,中国空军获得了三千架dy-1与两千架dy-2,战略空运能力比预计的提高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事实上,陆军的动员速度也大大超过了预期。


到二零五四年底,陆军的作战部队将超过三百五十万,比之前估计的两百万多出了百分之七十五。


至于陆战队,到二零五四年底,作战部队也超过了四十个师,大约八十万官兵。


也就是说,到二零五四年底,中国jūn_duì 有足够的能力在两条主战战线上发动进攻,而不会存在兵力与运力不足的问题。


到时候,真正拖后腿的不是地面部队,而是舰队。


要知道,地面战平台与大型电动运输机的生产效率能够迅速提高,可是战舰、特别是大型战舰的建造速度却很难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海军不可能像空军与陆军那样,在战时出现爆发式增长。说得准确一点,海军的爆发式增长有一个延迟期,一般在两到三年左右,即在战争爆发后两到三年,海军的增长速度才会大幅度提高。在此之间,海军实力很难得到实质性增长。


事实上,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和平时期维持一支大规模舰队的必要性。


美国人很重视这个问题,而且做了充足准备。


可惜的是,中国海军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中国海军因为没有打世界大战的经验而没有意识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