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潜艇禁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一十三章 潜艇禁区

  燃烧的海洋

这两条反潜警戒线,足以对付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


说得简单一些,在两条潜艇警戒线的航线上,如果有美军潜艇,就会同时遭到至少两艘全电动潜艇攻击。


更重要的是,这两条反潜警戒线形成了宽度在六百公里左右的反潜区域。


在此区域内,美军潜艇将无处可藏。


在潜艇警戒线后方,就是中国太平洋舰队。


剩下的八艘全电动潜艇分成了两批,每批四艘,分别在舰队左右三百公里处,以十六节的速度向南航行。


它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应付来自侧面的威胁。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反潜战术。


要知道,舰队在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时,产生的噪声只有四十五节全速航行时的百分之五,因此潜艇的被动声纳对舰队的发现距离将缩短百分之九十以上。即便是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也只能在一百五十公里外探测到舰队发出的噪声,而且要接近到一百公里之内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显然,美军潜艇要想把逼近到一百公里之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在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时,产生的噪声远低于美军最先进的攻击核潜艇。也就是说,即便美军的攻击核潜艇以更低的速度航行,也会被中国潜艇发现。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美军潜艇在发现中国太平洋舰队之前,将与中国潜艇遭遇,也就不可能知道中国太平洋舰队正在南下,而会把遭遇的中国潜艇看成是“独狼”,自然没有理由立即汇报情况了。


当然,这套战术也有一个问题,即舰队航速只有十六节。


对于能够以四十五节持续航行的中国太平洋舰队来说,十六节是个非常慢的速度,必然会影响舰队的作战灵活性。


只是,当时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事实上,在“长城”级攻击核潜艇服役之前,用潜艇执行反潜任务时,舰队航速受到限制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要等到划时代的“长城”级服役之后,舰队才能在敌潜艇活动海域高速航行。


当然,这套战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使用潜艇的创新。


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建造了差不多一千艘潜艇,其中四分之三是全电动潜艇,与牧浩洋开创的这套战术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在潜艇成为海军的主要侦察手段的时候,潜艇本身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反潜力量,而传统的反潜力量,比如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与反潜战舰都难以满足更高的作战要求。也正是如此,才有很多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是潜艇的舞台,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在这场悄无声息的战斗中,把潜艇的辉煌战史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上。


只是,当时牧浩洋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潜艇使用战术的价值。


直到几个月之后,周渝生在总结海战经验的时候,才发现了潜艇在舰队作战中的巨大价值,并且把支援舰队作战当成了潜艇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也为此给已经大批量建造的“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找到了用武之地。


要知道,在此之前,“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地位非常尴尬。


当然,在二零五三年四月初,这些潜艇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中国太平洋舰队开辟出了一条没有美军潜艇威胁的安全航道。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弗伦奇根本不知道牧浩洋已经率领舰队南下了。


事实上,当时弗伦奇依然不知道指挥中国太平洋舰队的是牧浩洋,仍然认为舰队司令官是龚继飞少将。


从某种意义上讲,牧浩洋已经为突袭打下了坚实基础。


只是,牧浩洋仍然不大满意,因为他觉得,美军舰队既然没有掩护马里亚纳群岛,也就不会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进入战场,至少不会直接进入战场,而会根据已经取得的战场信息避开中国舰队的锋芒。


当时,最重要的战场信息就是中国海军在菲律宾海上开辟出来的“潜艇禁区”。


显然,牧浩洋的这个判断极为准确,几乎是分毫不差。


做出准确判断之后,也就不难想到,美军舰队将避开危险海域,而唯一的办法,就是进入密克罗尼西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