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终宋 > 第1273章 墙头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73章 墙头草

  终宋

「杀他做什么?」那木罕摇头,「等月烈嫁过去了,父汗自然能控制汪古部。「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爱不花称自己是黄金家族,只觉得十分可笑。


阿刺海别吉收养的孩子,也敢自称成吉思汗的外孙?一


雁门关以南,唐军大营。


天下有小雪粒飘落,营中显得有些安静。


因天气突然转冷,唐军士卒大多都在帐篷里待着。「大帅!」


有士卒匆匆赶到望楼,向刘元礼禀道:「祝将军来了,带了辎重来了!「


「好,棉甲带了没有?!」「这还不知。」


刘元礼道:「我去迎一迎他。」「刘元帅,我已经到了!」


只听得望楼下一声大喊,之后脚步声传来,祝成已跑上了望楼。


他行了个军礼,高声道:「刘元帅辎重已在卸了,让末将看看雁门关吧。」


「别把我这望楼踩塌了就行,棉甲有没有?」


「有!没等刘元帅催,陛下已经命人把棉甲送到太原了。」刘元礼大喜,道:「好!太好了!」


祝成眺望着远山,道:「娘的,元军也会守关。」「就是以前守雁门关的金军。」


「金国都亡了三十多年了。」


「也算是世侯。」刘元礼抬手一指,道:「野孤岭一战之前,三州和周边的豪强联络金军主帅完颜承裕,说愿为前驱和耳目,完颜承裕却只顾盘问退路怎么走。诸豪强失望而归,遂转投了蒙军,成了草原上最早的一批世侯,多是汪古部人。之后便是云、朔的豪帅附蒙。」


祝成道:「金国也是废物。」


刘元礼道:「我大军进军仓促,


未带辎重,抵达雁门关时天气忽然转冷。如今棉甲到了,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刘帅可有把握,可需要太原再派些援兵?」


刘元礼抬了抬手,道:「易公兵力本就不多,还要镇守山西诸城,不必调了。」


说着,他微微有些感慨,道:「元军守雁门关的主将叫刘恩,其父原本是金军将军,后领部降于蒙军,刘恩这人与我同祖,我已派人联络他。」


「能劝降他?」


「蒙古灭金时,其父能款附蒙古,如今大唐灭元,他为何不能归附大唐?「


刘元礼性格沉稳,因此攻山西这一路而来虽未有大战,但取山西的速度并不慢,且伤亡最小,缴获最多。


他认为刘恩只要能看得清天下形势,就该放弃继续当世侯的妄想。「不过都是些墙头草,风向变了,该倒了。」


「大帅,雁门关上有动静!」


刘元礼抬起望筒,只见有元军士卒正在向这边挥动旗帜。他身子往前倾了些,希望看清是不是刘恩要投降。


然而,那些元军却是将一颗头颅挂了起来,向这边摇晃着,示威。看那头颅,正是刘元礼派去的使节。


「娘的!有眼无珠,找死!」刘元礼大怒,转身便下了望楼。


「传令下去,既然棉甲到了,明日攻城!」~


转眼便到了九月底。


雁门关上空已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然而,关城上却没有多少积雪。


只有不停流出的滚烫鲜血,以及一具具战死的尸体。「轰!」


城墙忽然响起剧烈的颠动。「怎么回事?!」


「唐军用火药炸塌了东面一段「堵上去!」


刘恩大怒,连忙又把兵马堵过去。结果却听得士卒们的喊声越来越慌。


「唐军攻上城头了!」


「把他们赶下去!」刘恩下令道:「放火!」「放火!」


东段城头上突然窜窜起了一道火墙,将那些登上城头的唐军士卒裹入火中燃烧,却也将元军来不及逃的伤者袭卷其中。


正此时,却有士卒匆匆找到刘恩。「元帅,元帅,援军到了!」


「援军到了?」刘恩大喜,问道:「谁来了?」「看旗号,是大同总管元帅。」


「我亲自去迎,给我守好城!」


刘恩匆匆赶到北城,望了好一会,果然见大同元帅按竺迩率骑兵赶到城下。


双方吆喝了几句,刘恩便下令道:「快,打开北面城门!」


他知道按竺迩之前奉命从延安偷袭关中,如今能赶回来支援,显然是因为攻关中失败了。


于他而言却不是坏事。


只要能守住雁门关,大不了就是重演辽、宋的旧事,他依旧能在关外当小诸侯。


「刘元帅。」


随着城门打开,一列列骑兵策马而入,其后便是白发白须的汪古部元帅按竺迩。


刘恩连忙迎上,道:「大帅来得正好,唐军攻城正急,还请大帅出城击之。」


「出城可以。」按竺迩道:「但得向刘元帅借样东西。」「借什么?不如等打完仗再说?」


「现在就借。」


随着按竺迩这一句话,已有骑兵赶到刘恩面前,忽然抽刀便砍。「噗!」


血柱激射而出,刘恩的一颗头颅已落在地上。


按竺迩抬头向城南看去,隐隐见到了城头上有眼熟的盔甲,不由心道:「还好来得早,若再晚些,唐军就要破城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