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江山国色 > 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战前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七十三章 虎牢之战前瞻

  江山国色

李重九当初在黎阳时,本有心想提醒李密一句,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p>


路究竟是还是人走的,李密走上这条路,乃是自己选的,自己不能阻止他,更何况李密叛唐而出,从大赵利益考量,李密叛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p>


但从李密出走李重九也推断出一些东西来。</p>


见薛万述与姬川二人还在争执,李重九言道:“二位爱卿不要再争执了,李唐派二将增援李神通,目的并非是对幽州的。”</p>


薛万述问道:“王上何以见得?”</p>


李重九言道:“李密若出关中,必是招揽瓦岗旧部,而瓦岗旧部眼下大多都效力于王世充麾下。李密心知只有上禀李渊,言是打着挖王世充墙角的名义,李渊方有可能答允放行。那么由此可说明,李唐的朝堂之上,大方向上还是要对王世充用兵的,夺取洛阳之地。”</p>


“而以李渊现在的势力,还没有富裕到两个拳头打人的地步,不可能同时与王世充与我大赵开战,所以增兵山东的目的,绝非是针对我太原。”</p>


薛万述,姬川闻言皆是称是,疑惑尽去,薛万述言道:“王上见微知著,吾等不如也。”</p>


李重九摆了摆手,言道:“奉承话不必说了。”</p>


姬川当下言道:“那么李唐增兵河北意欲何为呢?”</p>


薛万述言道:“我猜测可能是针对河内的宇文化及。”</p>


“宇文化及,王世充,”姬川身子一震,大声言道:“微臣明白了,李唐要出兵河内,以断绝洛阳北面的河北援兵?”</p>


李重九闻言双目一凝,之前的很多疑惑也是揭开了。</p>


要知道黄河渡口虽有十数之多,但扣除乡村野渡,大军可便利通过,且南北交通便利的,黄河唯有三大渡口。</p>


上游最西是蒲津,从河东通往关中,李渊晋阳起兵,从河东入关中据长安,就是走这渡口。蒲津渡有蒲津、中潬二城以阻险要,间有浮桥联通。</p>


中游的是孟津,从河内可直通洛阳,中有河阳三城为险要,西晋杜预在铺设浮桥,以通黄河南北。当初李重九从上党郡亡命至洛阳,就是走得这条路。</p>


下游的白马津,乃是河北直通河南,三国时,一统河北的袁绍,南击河南的曹操,于白马津一带激战,颜良文丑为其所诛。</p>


历史上李唐在大举出兵攻打王世充前,先命李神通消灭了宇文化及,安定了河内,占据河阳,孟津渡口,从黄河北面包围了王世充。</p>


而窦建德大举来援之际,就不能从孟津渡河,而直达洛阳城下救援王世充。窦建德只有选择从白马津渡河,由东往西攻击,救援王世充。结果被李世民以精锐堵截于虎牢关下,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少胜多大破窦建德,窦建德以自己的惨败成就了李世民的威名。</p>


其实战略之上,窦建德没有大错。</p>


历史上窦建德被李世民强兵阻于虎牢关前时,祭酒凌敬曾向窦建德献计说,大王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守之,更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如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二则拓地收众,形势益强;三则关中震骇,则郑围自解。</p>


凌敬的建议,是让窦建德攻打河内,夺取河阳孟津之后,命大将驻守在此,从北面威胁被包围洛阳城的唐军,而自己率主力则攻打蒲津渡,从西面威胁关内。</p>


这一建议听起来很高杆,围魏救赵,可以一解王世充洛阳之围,但从实际上,却是书生纸上谈兵。当时李唐在河阳有黄君汉部,王君廓部,驻守在河内还有刘德威部,岂是可以轻取的。</p>


窦建德大战略上没有错,只是李渊父子计高一筹罢了。</p>


眼下李重九以后世穿越者的眼光来看,深知河内之地,对于将来李唐攻打王世充的成败极为关键。河内之地,若不为李唐所据,那么王世充尚有一线生计。</p>


不过现在的刘黑闼,已是当初虎牢关之战窦建德的削弱版,指望刘黑闼大举援王世充已是不可能了。</p>


所以李重九唯有这时提枪上马了,若是李重九是当初窦建德,千里奔波至虎牢关险地作战,乃是入李世民之圈套。这是对方选定的战场,若是依此而行,等于对弈之时,对手布局,对方下一字,自己应一字,落为被动。</p>


所以要想破局,李重九就不能走虎牢关,而应走河内,依照凌敬的计策,逾太行,入上党,攻李唐的心腹之地,以达到围魏救赵的结果。如此行事,就达到自己布局,李渊李世民不得不被动应子的局面。</p>


如此宇文化及能否坚挺,守住河内之地,成了李重九与李渊交锋的关键所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p>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