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奇门相师 > 第123章矫情的乞儿(加更加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3章矫情的乞儿(加更加更!)

  奇门相师

一对夫妻相视一眼,然后都摇了摇头,说道:“不好说,不过应该是假的,毕竟那东西出土的时候就一个。”


乞儿呵呵一笑,再次坐了下去,用一种很怪异的语调问道:“哦?这就奇怪了,有人告诉过你们,在六八年出土的时候,长信宫灯仅仅只有一个呐?”


“这……”两人还真的说不出来,还真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个。


乞儿继续道:“长信宫灯,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先不说这个墓穴早就摸金校尉光顾过,而且不止一次,单说……此灯是原为阳信侯刘揭所有,当时太后得到此物,又将其赏赐给族亲窦绾,于是乎……大家就都直觉的认为,它应该仅仅是一个,这样才更便捷于倒手。


但……其实从春秋战国开始,便有了在昏暗的走廊上和房间内放置‘宫灯’的传统,流传到汉朝,更是被发扬光大。


不光是做工上,才用鎏金这种造价昂贵又极为细致的工艺,更是……形成了某种规则。


‘放灯’,普通人看似‘取光’之职,但实际上却关乎风水。


尤其富贵大家,镜子以及灯的摆放都极为讲究。


而宫灯,必须每隔二十七步便放置一盏,这是走廊之上,如果是寝宫之中,却不能成‘单’,绝不能出现单数,单数意为‘孤’,不吉利。


所以最少最少,长信宫灯也必须是两盏,左右立于床榻之前。”


说到这里,乞儿很满意的看着一对夫妇的脸色已经变了。


其实乞儿绝对没有瞎说。


在古时候,屋子里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的一切摆设,除了焚香和神龛,都必须成双成对,取一个双数,尤其寝宫,更是讲究。


‘鼎单灯双’,本就有这样的说法。


那妻子愣了愣神,然后嘟囔道:“难道……难道当时出土的本就是两个,却被弄走了一个?这怎么可能?那种人人都会关注的东西,怎么可能就少……呃……”


说到这里,那妻子有些说不下去了,猛地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


因为她想起来了,长信宫灯出土的日子,倒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呐。


乞儿笑了笑,说道:“而即便那墓穴中只有一盏灯,那也不应该就断言另一盏是假的吧?起码,做这个灯的人并不是做完了就死了,一生做过几个也没什么准数,所以……”


他又拿起那砚台说道:“你们又凭什么说,这并非是那位欧阳大师的手笔呐?”


“这……”


一对夫妇又对视一眼,心里琢磨,如果今天不说这个是真货的话,还真是买不走了。


两万块钱买清代的赝品,这是十分划算的事情,说句难听的,就算他们出门就把它在转手卖了,也能卖个**万的,稳赚不赔。


那妻子说道:“这样啊……我感觉也是这么回事,这个砚台呐……就应该是真的了,钱放在这里了,东西……东西可以给我们了吗?”


明显的言不由衷,乞儿还能看不出来?


撇了撇嘴说道:“不行!今天不弄个所以然出来,我还真就不卖了!我想想啊……要怎么才能证明它是真的呐?靠专家?嗯……那还不如靠猜的……”


那客人明显有些脑袋缺根弦,这个时候竟然提醒道:“我在网上看到,说验证一个古董是否是真的,有一个方法最准确,就是到化验所去验证它的碳元素什么的,说是可以准确的推断出时代来!”


话音刚落,那妻子就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乞儿却直接站了起来,笑道:“好!这是个不错的办法,那走吧,去那个什么化验所!”


但其实……那种实验叫做‘14c衰变测年法’,根据的是碳元素的一种同位素,也就是14c的衰变周期,测定这个物体从制作出来到现在,大体经历了多少年的岁月。


但可惜的是……那种高端的实验室,这小小的落英市怎么可能有?


出了门,四个人打听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家这样的实验室。


话说根本就没有。


站在闹市区的街边,那客人的妻子很无奈的说道:“我们相信它是真的还不行吗?你看我的表情,是多么的诚恳啊,你就把它卖给我吧!”


乞儿则是撅嘴摇头道:“不行不行,你明显是装出来的,你根本不相信它是真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