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江山密码 > 第二章:麻烦开始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章:麻烦开始来了

  江山密码

我不动声色拿起一步摇察看,在市博物馆工作时,曾听馆长讲解过一步摇的特点,它是古代妇女的头饰的一种,爱美之心,自古以来就盛行,女为悦己者容,今亦使然。古代妇女将头发挽成髻鬟,再簪钗插入发中贯连固定,簪钗的作用就是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其实簪的本名叫“笄”。但当时笄在十五六岁的少女非常受欢迎,后来人们就把那些未婚的少女年龄称为“及笄之年"。“簪”是秦汉以后的叫法,实际上它们是同一样东西,未出阁的少女戴上它称笄,已婚的就叫簪。


历代遗留下来的发簪样式十分丰富,尤其是在农村上了年纪的老太太,都有一两件压箱底的发簪,那是她们结婚时最好的头饰了,许多人仅仅就在那一天戴过,然后视若珍宝般放入箱底封存。我曾经见到奶奶保存着一只据说是明朝皇宫内流出来的簪,那时年纪小,已经记不太清楚那发簪的模样了。作为妇女的头饰,发簪的样式不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


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农村里很常见。


花顶形:它和圆顶形的发簪形式差不多,区别在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精美的花纹;


耳挖形:这个农村也很常见,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用它掏我的耳屎,它以金属制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可以一物两用。


如意形:这个现代已经很少看见了,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首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寓意吉祥如意。


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上面雕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非常精美。


还有一种头饰叫发钗,它的作用与发簪一样,都用来插发,它们的区别在于发簪作成一股,发钗则作成双股。发钗对材质长短上比起簪来更讲究,钗的名称随首上的不同装饰而变化。如在钗首雕凿有蟠龙之形,叫“蟠龙钗”。钗首装饰鸾鸟的叫“鸾钗”,鸾钗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所以受到古代妇女的欢迎和喜爱。发钗的用法有多种,古代妇女根据自己个人爱好选择,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总之怎么漂亮就怎么插,家境好一点的比如大户人家的妇女大都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千金大小姐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所以后世便有了“金陵十二钗"的说法。


更高级的一种头饰叫花钿,一种是用金银珠宝制成花朵形的首饰;另一种是额饰 ,用胶贴在额头上的小饰物 ,第二种在唐代后较为流行,民间很常见。花钿的图案样式丰富,如牛角形、扇面状、桃子样等,这种花钿最初流行于古代妓院,青楼女子把它贴在额上,宛如一朵朵绚丽鲜艳的奇葩,把女子妆扮得雍容华丽。后来爱美的普通女子竞相效仿,逐渐流行于民间。


而我手上的一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是在笄(簪)基础上加上一些名贵的饰物而来。古代工匠制作时先以金银丝编成笄枝,再往上镶缀珠宝和花饰,最后用五彩珠玉吊起垂下,古代妇女把它插上发际后,因为行走时随着三寸金莲的移动,簪上垂挂着的珠宝玉石便会不停的摇动,根据这个特点我国考古工作者很形象的把它称为“一步摇”或“千步摇"。我之所以给它取名唐代一步摇是因为唐朝时期,国力鼎盛,人民生活富足,打造一枝一步摇所耗财力是非常惊人的,当然,它是否假冒另当别论,起码它和我见到博物馆里的真品形制一模一样的。


我不动声色举起那枝一步摇:“大哥,你舍得把它出手?”我之所以这么问也是有技巧的,只要挑起话头,一般的卖家自会说出物件的来历。


果然那汉子开口说道:“老板,这是俺在老家种田时从地里翻出来的。”我翻了翻白眼,笑话!田里能挖到像一步摇这样小件的古董,无异大海捞针。因为一步摇根本无法完全的在庄稼地这样的大自然环境挺过上百年,即使能挖到,也早已腐蚀的不成样子了。既然人家不愿意说出来历,我也不作多纠缠,眼睛偷偷的观察着那汉子的表情,开口称俺,山东人无疑,我见到山东人眼睛里闪过一丝狡诈,心中便有了计较,于是放下手中的一步摇,说:


“大哥,我跟你说实话,我只能收你一件,另外一件太烫手,那件是青铜编钟,青铜器在我国可是属于国宝一级的,被查到下场就是……”我用手比了一下砍头的动作。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这山东人逛了老半天了还没有出手,他手上的东西肯定是件烫手货,这年头,做买卖的一个比一个精,谁会蠢到自找麻烦?夫子庙文玩街上的古董店有十几家,人家正规店铺都不收,哪能轮到像我这种摆路边摊的捡漏?不过有句话叫“亏本赔钱的买卖是没有人做的,砍头赚钱的生意大有人干。"我捏捏比脸还干净的口袋,再不开张估计明天我要加入街头的乞讨大军了。干!我心一横,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最坏的结果大不了上交国家,然后领一面锦旗和一叠伟人头面对采访的媒体说些卫冕堂皇的话,至少能博个好名声吧……我开始给山东人下套:


“大哥,我看你在这街上转悠了半天也没出手,这样吧,”我伸出五个手指:“你这枝一步摇我要了,就当我交个朋友,至于这只编钟,你看它从哪里来就让它到哪里去吧!”山东人显得很失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