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崇祯七年 >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九四 竣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九四 竣工

  崇祯七年

董策给他们的定位,是一支利用高速度转化成的高机动性,来去如风的轻骑兵。现在连队伍都没成形,人都没几个,就想拉出来?那也太痴心妄想。


所以实际上,磐石堡一直以来,是处于根本没有守军的状态的。而董策当初给刘若宰的承诺,是在崇祯八年年底之前,练出一支至少三百人的强兵来。现在这支强兵,暂时连影子都没有。当然,他完全可以用自己那支家丁队伍来交差。现在这三个都的家丁以董策的眼光看来还是非常差,非常弱,很一般,尚需大力操练和实战。但是以此时明军的标准衡量——能在遇到敌人的时候鼓勇向前而不是仓皇后退的官兵,就算是很难得的了。


如此交差,算是能应付的过去了。


不过董策显然是不会这么做。若他这般做了,刘若宰定然心中不悦,生出芥蒂,那之前他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费了。而且他自己,更是万分想要练出一支兵来的。


比刘若宰要紧迫的多,急切的多,只不过一直拖到现在未曾成行而已。


他其实在磐石堡招募流民的第一天就恨不能把这支队伍给拉起来,但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


事实上,从磐石堡开始招募流民开始,就有些不太顺当。董策高估了那一张告示带给流民们的影响力,很多人对此将信将疑或者是干脆不信官府会这么好心,毕竟到了这个年代,官府在民间的口碑信誉已经差到了极致,只剩下了横征暴敛,贪婪刻毒。百姓们已经是不怎么信官府的话了。


那些不信的自然根本不会来,半信半疑的,则其中绝大多数又因为距离此处太远,想走到那儿,怕是半路就要饿毙了。最后过来的,都是那些实在走投无路,又是心中抱着万一之念的绝望之人。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来自阳和城,其中还多亏了刘三儿起的作用,他勾结守城兵丁不许流民进城,绝了他们的前路和希望,逼得不少人只能来磐石堡。虽路上死了大部分,但是最后终究有不少人来到了,活了下来。


其实当时董策的心里是很矛盾的,既盼着来的多一些,又生怕来的太多了养不起。


最终人数只是他预期的一半儿而已,不过幸好如此,若不然董策真是养不起了。至于流民的数量,则是根本不用担心,大明朝升平数百年,人口多得是,而且眼瞅着过了年,又是一场大旱,这流民又将蜂拥四起,只要真有粮食,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这么儿流民,但是活儿却很多。修水渠,开垦平整农田,修房屋,修城墙……等等等等,都得他们做。不是董策不想尽快招募兵丁,只是实在没有人手。只有等所有的活儿都差不多了,闲下来了,才能考虑这个。而现在,这个时机差不多就要到了。


%77%77%77%e%64%75%0%0%e%6%6/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