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燃烧的海洋 > 第五十二章 空中力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二章 空中力量

  燃烧的海洋

.-->


第五十二章空中力量


与j-30项目不同,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项目一直笼罩着神秘面纱。


早在二零三零年初,“简氏防务周刊”就刊登了一片匿名文章,宣称中国的第一种战略轰炸机已经首飞,将在二零三五年之前装备空军。随后,蓝德顾问公司向白宫与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内容相似的评估报告,即中国有能力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制造出具备洲际飞行能力的战略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被西方媒体称为h-30。


显然,西方媒体的报道,有点夸大其词。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轰炸机的编号也只到了h-20,而且在中南半岛战争中首次露面。如此一来,即便存在新的轰炸机项目,编号也到不了h-30。


当时,中国空军确实在努力寻求一种具备洲际飞行能力的战略轰炸机。


最初的时候,中国空军沿用了h-20的研发代号,即h-x,主要就是为了瞒骗盯着中国的西方情报机构。


只是,该项目启动后不久就被搁置起来。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几家飞机制造厂商都没有设计与生产洲际轰炸机的能力,连最基本的技术储备都没有。


说得严重一点,在大飞机项目上见长的西飞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洲际轰炸机。


归根结底,还是空军提出的战术要求太高。


在h-x项目中,空军的基本要求是作战半径达到八千五百公里,并且能够携带射程超过四千公里的战略巡航导弹。


这个战术要求,就是针对美国。说得直接一点,只有轰炸机的打击半径接近一万三千公里,才能对美国本土的所有大中城市构成威胁。低于这个数值,轰炸机的存在价值就将大打折扣。


暂且不说导弹,仅是八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就难住了所有工程师。


要知道,轰炸机不是运输机,在考虑作战半径、载弹量等前提下,还得考虑突防能力等各种战术性能。


事实上,即便是美国,也没有生产过作战半径达到八千五百公里的战略轰炸机。


这也很好理解,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有空军基地,比如从关岛起飞的轰炸机,即便只使用短程导弹,也只需要七千公里的作战半径就能覆盖中国本土,而中国的海外军事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亚、东南亚与南亚,在靠近美国本土的地方没有军事基地,也就无法让轰炸机靠前部署。


正是过高的战术指标,使h-x项目停在了纸面上。


在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空军不得不降低要求,比如把作战半径缩短到六千公里,把正常载弹量降低到十二吨。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携带六枚射程为三千公里的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对九千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打击。


可以说,这是最低的战术标准了,因为从中国本土最北端到美国本土西北地区,最短距离就是九千公里。再短的话,就只能对付美国本土以外的目标,比如阿拉斯加州与夏威夷群岛。


问题是,在这个战术标准下,h-x项目完全没有必要单独进行。


说得直接一些,h-20完全有能力达到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


h-20的基础型号,能在载弹二十吨的情况下达到四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如果减少八吨载荷,再适当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或者通过改进内部结构,增大油箱容积就完全有能力达到六千公里的作战半径。


正是如此,空军把重点放在了h-20的改进之上。


当时,西方媒体所说的h-30,实际上就是h-20的改进型号。至于h-x项目,则被空军当成了长远规划。如果h-20的改进项目能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完成,h-x项目则将在二零三六年左右重新启动。


显然,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到二零三二年,随着中日矛盾全面爆发,战争威胁迫近,h-20改进项目立即上升到了仅次于j-30项目的高度上,成为空军装备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空军耗资最大的项目之一。


问题是,对日作战,根本不需要对h-20进行改进。


主掌装备工作后,牧浩洋立即对h-20改进项目进行调整,把重点放在了h-20的生产上。


只是,到二零三三年初,h-20的改进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


当时,空军已经投资对六架h-20进行了改进,而且全部用来进行工程试飞。一切顺利的话,在二零三四年底,第一架量产型h-20b(空军给予的正式编号)就将试飞,大规模量产工作肯定能在二零三五年开始。


在这个时候终止h-20改进项目,显然很不划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