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顶点小说
新顶点小说 > 暗黑大宋 > 第737第章 最暗黑(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7第章 最暗黑(下)

  暗黑大宋

,最快更新暗黑大宋最新章节!


“子安,你太急躁啦,”老王痛心地说。


在宋朝有两大禁忌的话题,地与税。


说说没关系,那怕象李觏、张载、程氏兄弟公开说,实施古代的井田制度,但不能上书,强求朝廷通过。


包括王安石,对这两个话题也避之不及。


顶多实施了一下方田均税法,似乎沾到这个地与税了。


但始终贯彻得不彻底,而且只是让豪强如数报出隐田数量,不是让他们将耕地交出来均分给平民百姓,更不是让他们从此以后停止兼并。


然而就是这样,因为方田均税法,让多少豪强憎恨之。


更不要说齐商税了,宋朝有多少官员经商,为何,因为宋朝制度,或者所谓的祖宗家法,是禁止官员行商的。


然亦当时风俗,以诈清高,养名誉为事……所以呢,大家都在找代理人经商,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主动出面的,那么如何公正地去记载。但就是这样,在相关宋史资料里,还能看到n个大臣在经商,并且多有不法现象,包括赵普。


就连苏东坡这样在蜜罐里长大的乖宝宝,还带着几船私盐回巴蜀,以谋取钱帛。结果因为什么不懂,连经营暴利般的私盐,居然还亏本了。


所以这孩子……还是去写大江东去吧,当官好,理财好,都不是这孩子的强项。


就象宿州城吧,位于大运河汴水要道上,因此商业日益繁华,城中百姓挤不下去了,因此知州周秩应广大百姓请求,向朝廷反应此事。宋哲宗拨下一万贯钱帛。让周秩扩建宿州城。


这是好事儿。


一个扩城,能增加多少挤地皮。


又解决了城中百姓房屋紧张的局面,并且扩建后会使宿州变得更繁荣。然而苏东坡打了小报告,说是劳民伤财。此事不了了之,甚至在后来抗金中,作为最重要的城池。因为那次未及时扩建,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苏东坡是好心,可因为不懂,反而办了坏事情。


但其他大臣不是浪漫天真的苏东坡,他们颇有心计,特别是那些来自权贵豪门富商的后代,比如富弼,富家在洛阳本来就是一个巨富之家,加上他本身有才学。因此没有中进士,晏殊依然赏识富弼,将女儿嫁给了富弼。不过这个小小晏可不是一个省事的主,反而因为这个女儿,晏殊与富弼关系一直不大好。


也就是非是所有官员都有家人手下在经商,但有不少官员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商贸。


原因很简单,什么来钱最快,非是土地。农业是稳定收入,但暴利还是工商业!


不仅暴利。而且因为他们的地位,胥吏不敢征收任何场税。


这个场税颇是惊人的,最少是百分之五,一趟商货就省下百分之五以上的税赋,那么这个税赋无疑就化成了利润。百分之五以上的利润哪!


想一想,王巨推出齐商税。会惹得多少豪强权贵士大夫的痛恨?


最要命的是皇上当场居然还同意了,立即颁下诏书。


并且这个诏书再加上王巨以前的种种作为,还会让人想入非非。


想什么呢?现在是齐商税,未来会不会齐所有的税?包括两税。


而且王巨还有过类似的做法。


齐掉税后,会不会齐地。


张载以前可是多次说过实施古代井田制度的。而且王巨在南方执行了强硬的改土归流政策,并且打压豪强与各蛮酋,然后将他们家中的财产抄没,所有宅与田一起均分给平民百姓。


如果大家这样一想,会对王巨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到时候王巨必然会因为反对声音强烈,贬出朝堂。


“王公,自从我回来,有些人躲在暗处为了对付我无所不用其急,刺杀,污蔑……但也不算是完全空穴来风。这些年,因为我,直接或间接死在我手中的异族人,包括西夏人、交趾人、占城人、真腊人与海外的土著,将会以百万计算。说不定过了一千年后,子孙后代反思,仍会给我冠上一个屠夫的称号。最少异族人必然会给我冠上这个称号。但又何妨?为了大宋,为了这群族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如果西夏不入侵,金人不南下,后来列强同样不入侵或者打压中国,王巨也不想这么去做。


但事实是……人会吃人的。


就象美帝,一边喊着人道主义,中国威胁论,然而因为石油等资源,发起了多少战争!


其实有时候王巨也不忍,但没有办法。


机会只有这一次,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比如彼岸的彼岸,只有三四百年,欧洲人就要关注那片土地了,从那时起,白种人就渐渐成为第一人种了。


王巨都说到这份上了,王珪无法再劝。


果然,无数反对声音传出。


委婉的说法如吕公著等人,说是会骚扰百姓,打破朝堂好不容易换来的平静。


激进的说法,则是王巨动辄以利动人,以利动朝廷,这将会将宋朝拖入一个功利时代,道德沦丧。


还有其他一些莫明其妙的理由。


就连司马光都在洛阳,连写了三封信给赵顼。


背下有没有写信给吕公著、冯京与孙固等人,就不得而知了。


甚至赵念奴派婢女上门,暗中通知,说是高滔滔在宫中也在游说,劝赵顼放弃这个可怕的做法。


迫于这种情况,王巨只好在大朝会上做出解释:“诸位,关于齐商税一事,有许多人反对。然而我只想说两件事,第一件事,以前我一直未说,直到去年得到大量金子来源后,才将想法禀报给陛下。诸位多半也知道了,未来的举措正是银行司。它的来源有二,存贷利息之差。刺激工商发展,以便让许多百姓变得更富裕,朝廷同时也会得到大量商税。一旦银行司成立以后,这个商税所得甚至超过了存贷利息所得。并且我也在派人安排筹集大量金银,数量越多,作用越大。有可能未来朝廷所得不仅是两千余万。甚至三千余万,四千万。但这个基础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地齐商税。”


“诸位,如果朝廷能获利这么多,并且是在没有加赋税的情况下获得的,会带来如何的变化?不仅国库更加充盈,许多百姓因此而受益。并且在财政更宽裕的情况下,朝廷就可以取缔青苗法、手实法与宽剩钱。至于许多人反对的保甲法与保马法,只要财政宽裕,朝廷免费向保丁发放所有的器甲。并且给保丁免掉半年相关的赋税,那么还扰不扰民了?不但不扰民,相反,就将它的作用无限放大,例如防盗、让百姓有尚武精神、朝廷在特殊需要下,能立即挑选大量战士、协防边境安全。”


“还有保马法,只要财政宽裕,朝廷不用出少量钱帛。强迫百姓自己购买,而会主动从各地购来大量马匹。再交给百姓饲养。那么百姓还会不会产生负担?那么同样它的作用也放大了,如能训练更多的人会骑马,替朝廷储备大量骑兵,同时马数量扩大,可以利来运输,可以用来耕地……”


“子安。但那来的马匹?”吕公著在西侧问道。


“吕公担心是有道理,然而今日非同往日,这个获利可能要到几年后了,几年后相信章质夫早就将大理完全平定,那时候就可以从大理得到大量滇马、腾冲马、乌蛮马。还能从茶马道上得到大量吐蕃高原战马。并且海运发达,海船变大,也可以绕道辽国后方,与女真人交易战马。并且还有一处,在彼岸那个最大的岛屿上,有大量适宜放牧的牧场,不仅养着大量牛羊,同时也养了许多马。只是马的繁殖速度比较慢,不过几年后,彼岸马匹数量必然增加。虽然路途遥远,用船运输战马更是不易,但也可以每年向朝廷提供数千匹战马。并且这批战马,有的还刻意从大食那边买回来的战马杂交,远比女真战马更加高大。”


“实际保马法应当取缔了,”冯京在边上说道。


“冯公,如果朝廷提供战马,也不用取缔,大量饲养战马,不仅利国,也利民。不仅是马,我朝各种大牲畜都严重缺乏。实际若不是考虑到财政,我都想提议,所有大牲畜就象我在地方上治理的那样,不计入财产算户等,那么百姓就敢于饲养牲畜了。”


这就得要钱。


如果大牲畜不计入户等,宋朝将会有许多百姓立即降户等,这意味着税赋同时会迅速减少。


这是第一个损失,还有一个损失。


宋朝国库主要收入,就是两税,四大榷(盐酒茶矾,榷香是内库所得,与国库无关),各种商税关税,不仅是贸易的过往税,还包括屋产税,宅田交易税,各种坑矿坊监等“国有企业”的收入,不要小看了这些收入,它同样是宋朝的一个收入大户,就象坑矿的课量,每年各种金属的课量几乎达到了五千万斤!


地租,怎么国家也收租子了?实际宋朝有许多官田,有的用来做官员的职田,有的用来做学田,还有的用来做官兵的营田与弓箭手田,同时也有一部分租给百姓耕种。


还有一些隐形的收入,如科配和籴,不仅是抑配物价的,它们也在谋利中。以及各种折支摊派等苛捐杂税……


又有一些大家都想不到的收入,如牛租,百姓不养牛了,于是官府养牛,再租给百姓,以便利于种植,增加粮食产量。


用意是好的,然而执行是另外一回事了,往往牛死了二三十年,官府还继续向百姓征牛租。


这个收入一年也有几十万贯。


一旦不计入户等,这个收入同样也没有了。


当然,站在普通百姓角度,那无疑是一项善政了。


但站在国家角度,却未必喜欢,所以王巨说必须等到财政进一步宽裕,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出台将所有大牲畜不计入户等的政策。


不是说爱民吗?


冯京只好退下。


王巨继续说道:“陛下,诸位,我再举一个例子。彼岸。大家都开始关心了。去年彼岸的财政收入是三百八十余万贯,但其收入只有两税与商税两条。因为百姓数量还是比较少,又是地广人稀,所以粮食价格十分低贱,低贱得你们无法想像。一般麦米豆一斗高者才十五文钱,低者才几文钱。再加上税率同样很低。平均下来只是二十征一,是真正的二十征一,没有任何的苛捐杂税。因此折成贯钱,实际不到三十万贯。余下三百五十多万贯则完全是商税。但彼岸有多少百姓,你们同样也知道了。”


在他们心中,彼岸是两百多万百姓,也就是均摊下来,一人得摊派到一贯半的商税。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均摊到宋朝头上,最少得有一亿七八千万贯的商税了。


而去年全国财政收入加上新得的两路。不过一亿九千几百万,当然,与前几年相比,这说明了这几年国家也渐渐开始宽征薄敛,否则加上两路数量会超过两亿以上。但这个一亿九千多万,是束、石、匹、贯、斤、两、件,实际折成贯钱,不过一亿四千余万贯。


至于商税所得。包括王巨带动新增加的商税,也才一千万贯。


这样相比较就吓人了。


但没有完。王巨继续说道:“并且诸海商们为了繁荣彼岸经济,才开始时对彼岸各个行业实行了免税一到三年的政策,现在彼岸内部的各个行业,有八成以上还没有正式征税。因此未来三年时间内,彼岸的商税可能翻上一番。”


蔡确关心地问:“税率几何?”


“他们搬抄我朝税率的,并无二样。区别之处。则是真正的齐商税。所以若不是彼岸土著人的威胁,还有一些水土不服,可以说彼岸的百姓,与我朝普通百姓相比,他们是生活在天堂里。”


这就是彼岸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


与宋朝相比。整个地球上的国家都只能算是蛮夷,不开化的国度。


因此无论怎么去做,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对照。


但现在就有了。


这就是最好的反驳。


不过这次反驳,只是暂时的压制,就连京城各市坊,都开始有些风言风语。


韩韫感慨地说:“这就是舆论啊。”


“不仅是舆论,还是大家的认知。”


所以王巨在横渠配合张载修著完善了关学。


这个认知真的很重要,就象古代对商殃的评价,褒的一面很少很少,多是贬的一面。为何,司马迁是也。


太祖看了十七遍资治通鉴,于是多次无尝援助友邦。


有人说我也看过了,但你有那能力耐心才情深入地看进去了吗?恐怕连那大段的臣光曰都不会去看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3mn.com 新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23m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